中国200万快递小哥 你们的老板们昨天在杭州送快递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6-14 07:11   

2015年,全国有206.7亿个包裹送达千家万户。不过,数量越大,准时送达的难度也在加大。

昨天的云栖小镇,举办了一个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吸引了近千名国内外物流界人士参加,大家讨论的焦点,是如何通过智能、大数据、改善基础设施等,最终降低物流成本。

会议间隙,主办方阿里巴巴菜鸟网络搞了个“极限挑战”,把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韵达速递董事长聂腾云、百世快递总经理周建、天天快递常务副总裁陈向阳,统统拉出空调房,换上自家工作服、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给市民送、快、递!

要知道,这六位大佬手上的包裹加起来,占了中国70%以上市场,且总身家超过千亿。

身家过亿的董事长们

还会骑电动三轮车吗?还扛得动大包裹吗?

这六位行业大佬,大多发迹于杭州,且很多是一线快递员出身,亲身经历过走街串巷送快递的日子。如今成为物流行业“巨头”,却再次回到起点,代表中国200万快递小哥,去给消费者送包裹,既为了倾听客户的声音,也为了好好捋一捋送货流程,研究和提供更好的快递服务。

既然是送包裹,第一个问题来了——西装皮鞋穿了这么多年,还会骑电动三轮车吗?还扛得动大包裹吗?

昨天中午,六位老总笑呵呵地拍着胸脯宣布自己“不忘初心”“保证完成任务”,然后被分别带到统一规格的电动三轮小车前。

小车已经装上了要送货的快递包裹,小的有A4纸大小的文件袋,大的有半人高的纸箱。

不知道是因为正午的烈日还是车里的大纸箱,人到中年的老总们默默看了一眼,额头的汗珠骨碌碌滚下来。

旁观的我们猜测:他们肯定会先送小箱子。果然,各位纷纷先选了分量轻的物件。

出发前,圆通“喻老大”和韵达“聂老大”表示略有生疏,要先试试电动车,一踩油门晃晃悠悠开走了,练了一大圈才回来。

中通“赖老大”和百世“周老大”说毫无压力,稍微试了试车况就表示ok——这么淡定果然有谱,在开电动车前往一公里外的转塘良户家苑小区时,百世“周老大”开得又快又稳,第一个到达,“赖老大”紧随其后。

天天快递常务副总裁陈向阳在按楼道门禁,咦!为什么开不开?摄影 魏奋

天天快递常务副总裁陈向阳在按楼道门禁,咦!为什么开不开?摄影 魏奋

天天的“陈老大”,你回单不要啦?

到了良户家苑小区,六位大佬分散开来,开始送包裹。

六人中,天天快递常务副总裁陈向阳是惟一戴眼镜的,他个头不高,长得秀秀气气,像个白面书生,看上去怎么也不像当过快递员的。果然,“我不算当过快递员,上一次送快递还是8年前了,也是去体验一线员工日常工作的。”他有点不好意思。

陈向阳翻出一个不大的箱子,给第一单客户打电话。态度满分,暖洋洋的笑容能顺着电话线传递到客户那头去:“我是天天快递的业务员,我来给你送快件,你家里有人吗?”

他开始找几栋楼、几单元,因为不太熟练,找了好一会儿。

到楼下按了半天门铃,没反应。

“怎么办?”陈向阳有点蒙。

“可能门禁坏了,楼道门没锁,直接上楼敲门吧。”有个路过的小伙子给他出主意。

“哦!”陈总从善如流,上楼了。

到了一按门铃,门开了,一位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您好,这是您的快递。”陈总飞快地递上纸箱,笑脸迎人。

中年男子接过包裹。陈总又迅速递上一张VIP卡:“我们公司今天搞活动,送您一张贵宾卡,一年之内每周都有免费寄件券可以拿。”

“太好了!”中年男子很高兴,“谢谢你啊,你辛苦了,要不进来喝口水休息一下吧?”还随手递上一根烟。

“不用了不用了,谢谢您……”陈总也很开心,高高兴兴告辞,转身下楼。

……哎哎,陈总,客户字还没签呢!回单还没拿呢!不要啦?作为三天两头败家收包裹经验值满分的我们,好想提醒他。

果然,回到三轮车上,陈总才想起还有回单这码事,拍拍脑袋,向我们借了支笔,重新跑回去签字拿回单。

第二单客户住在一楼,陈总托了托眼镜,把走廊灯当成了门铃,揿了好几下。

正好灯也没亮,但是门也没开,陈总脸上的表情写着“好奇怪”三个字。

“敲门吧。”旁边又有人忍不住提示了。

“哦!”他恍然大悟,笃笃笃敲门了。

门没开。又打电话。对方说,家里有人,但是正门是不开的,要从阳台的门进来。

陈总顶着大太阳,跑出来兜了一圈,找到阳台门,人还没走近,一只高过膝盖的大狗汪汪“迎”了上来。

开门的小伙子把狗吆喝住牵进屋里,然后出来收快递。

一回生两回熟,这次,陈总妥妥地把回单签好拿回来了。

推荐阅读:

今天杭州一口气开通22条新路 城北最受益

沪昆高铁年底贯通 杭州到昆明只要9个多小时

强降雨明天来袭 周末杭州最高气温将达34℃

两女一男光膀子"闯荡江湖" 警察看到都哭笑不得

解决上下桥难 三桥非机动车道下月开通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魏奋 沈积慧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昨天的云栖小镇,举办了一个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吸引了近千名国内外物流界人士参加,大家讨论的焦点,是如何通过智能、大数据、改善基础设施等,最终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