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给奶奶买年糕的孝顺孙子
今年给全村人打10000斤年糕
最初想到给村里人打年糕,是因为赵亿89岁的奶奶。
老人家特别爱吃年糕,赵亿孝顺,年年都买来给她吃。今年5月,他忽然冒出念头,要么干脆多找些人来,多打些年糕,不但奶奶有的吃,村里爱吃的老人都能吃畅、吃好。
昨天下午,村里试打年糕,起码五六十人去凑热闹。五位上了年纪的大伯,围坐在一张圆桌前,人手一杯龙井茶,吃着年糕,喝着茶,聊着天。有位 大伯看着打年糕的人,不时点头说:“场面蛮大的!”另几位大伯,跟着点头说是。
年糕队,一共32人,也都是东江嘴村里的人,全是赵亿的外公(赵亿妈妈的叔叔)、舅公、爷爷召集起来的。
10000斤年糕准备了12000斤米,其中六成粳米、四成糯米。32个人分工,打完10000斤可能要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工钱是每人每天150元、外加一包烟,还包早中晚饭。
外公孔庆高说,全村近1000户人家,分了18个小组,接下来每天下午打好了,通知各小组代表来取,一次取一个大蒸笼的年糕,回去一切两半,一家一半,大约有8斤重。
五年级语文老师
赵亿1971年出生在东江嘴村,也在这里长大。家境普通,但却是那个年代很少见的“独生子女”,从小想要什么家里都尽量给。
初中毕业,赵亿考上中专——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东江嘴村小学,教五年级语文。这份工作他只做了半年,“哈哈哈哈,我普通话都说不好,怎么当老师,惭愧惭愧!”
赵亿下海了,做黄砂生意。
1995年时,钱塘江边有个三堡船砂场,专门在江里挖黄砂卖黄砂。赵亿先去砂场里收购,再到处找需要黄砂的工地卖出去,赚个差价。
问他累不累,他“嘿嘿嘿”地笑,说“什么累不累的,跑了两三年,攒下100多万”。
拿着这第一桶金,赵亿在离东江嘴村很近的老盘口,租了20亩地,自己开起了一个砂场,采砂、卖砂、运砂、送砂,自己一条龙搞定。“这就相当于,以前我是二道贩子,开砂场就走直销了。生意好,特别好,唯一的不好就是黄砂送到工地,送进去容易,收款难,天天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款。”
砂场开到2004年,来了一个转型机会。
赵亿砂场的很多黄砂用在市政工程。这个圈子混多了,有人告诉他,一家主做市政工程的三级建筑公司,做不下去了,想卖。赵亿想也没想,花900多万,把这家公司买了下来。
2005年开始,赵亿做起了市政工程。主要在内蒙古包头和浙江嘉兴。“在包头亏了,投的900多万全部亏光。”赵亿回过头分析,大工程投资大,自己经济能力有限,实在做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