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为财富聚集地 傍晚6点,华灯初上,华东国际珠宝城里依旧珠光宝气,人流穿梭。 见到练有基,我的眼睛一亮:他眉目间,颇有港台明星周润发的影子。他刚送走了两批客商,回到办公室,泡了一壶茶。 练有基是广东人,师从一位香港的珠宝师父,学成后他把目光瞄准诸暨山下湖,来这里开了一家珍珠来料加工厂。王水凤等人挑好的上品珍珠,可能会辗转到他这里,加以焊接,加以掐丝珐琅,加以铂金亮银……然后从这里走向国内外珠宝市场。 在展示柜前,我眼花缭乱:比黄豆还大的皇冠珠,比米粒还小的粟米珠,用来串珍珠头花、发夹、耳环、领带、胸花、手链、项链等配件应有尽有。 练有基带我来到加工坊,操控起一台显微焊接设备。这是一种日本引进的珠宝制造工艺,金丝细密,工艺繁复。他开动眼前这台意大利进口的显微焊机,用直径0.02毫米细若发丝的金丝,精确将珍珠串接成一串精美项链。 对于练有基来说,这么多年,山下湖镇的发展有目共睹。 2008年4月,国际上最大的珍珠集散中心——华东国际珠宝城一期,落成开园。许许多多执着于珍珠之光的人,蜂拥而来,其中就包括练有基。 他们用热情和激情,令山下湖这座浙江小镇跻身为财富聚集地:这几年,年度市场成交额一度高扬到上百亿元。 早在十年前的2010年前后,山下湖的珍珠吞吐量和加工量,达到惊人的上千吨。目前,像练有基这样的加工企业,整个山下湖有3000多家。 “我们可不只会养珍珠” 离国际珠宝城3公里远,是一片人工湖。64岁的老珠农王鹏飞,坚守着自己50多亩的水塘。他采用传统的养殖办法:鱼蚌混养。池塘里的鲢鱼、鳊鱼、草鱼、鳙鱼们,拉粪便催长着藻类,而丰富的藻类,又养活了珍珠蚌。 “今年插种,明年开采,希望年年丰收……” 郭伟锋可不满足于现状,他告诉父亲一个新想法:彻底改变传统的珍珠养殖方式。 用专业的术语,叫自动化滴灌法养殖珍珠,通俗地说,就是“打点滴”。 2016年,他来到山下湖,承包了500多亩的沼泽地,人工开挖出一片湖泊。极目远望,湖面上的珍珠蚌养殖点,繁若星辰。 令人惊异的是,每一个珍珠蚌,都连接上一根细细的管道。 这些管道,为珍珠蚌提供着充满营养的绿藻水,由电脑远程控制、定时定量。 这种手段,业界称奇:解决了珍珠养殖与水生态的平衡问题。传统的养殖,一直是业界痛点:水域污染。用自动化滴灌方式养殖珍珠,可以提升珍珠的光泽度,也可以避免水体污染。不用大量投肥,用时髦的话说,清水养珍珠。 今年,他到杭州拱墅区,在河道里投下200多万个河蚌,不过,这次不是养珍珠,而是环保治理。这是一种智能生物链治理技术。他打算用鱼虾贝螺,来改变水里微生物菌藻类,达到净化城市河道富营养水体的目的。 “我们可不只会养珍珠……”这个诸暨人说。 这几年,像郭伟锋这样的诸暨人,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在改变一个产业的命运。 山下湖镇,继续在悄悄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