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为长三角这片热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谆谆嘱托、殷殷期望,正化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城市间的竞争,最主要的是产业的竞争。当前,杭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主动承接上海的辐射效应,做好做大长三角产业链协同“文章”,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金南翼”。 高站位谋划:招商一盘棋做强产业链 “东一枪、西一炮的点式招商,容易造成产业空间的碎片化,还会使招商引资工作缺少引领,无法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和竞争力,这样的招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了。”杭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化的招商,除了空间规划先行,还应在产业布局上有所思考。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稳健而行远。今天的招商引资决定了明天的产业格局,这句话足以证明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 去年5月,杭州发布了《全市“一盘棋”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制度(试行)》,以解决以往招商引资过程中“产业生态形成难”“引领核心项目缺乏”“产业项目落地受限”等痛点难点。 围绕生物医药、航空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光通信等重点发展产业,杭州积极谋划产业链精准招商,激发龙头带动效应。 今年以来,德翼高科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研发制造项目、阿斯利康中国东部总部以及生命科学创新园项目、紫光股份有限公司5G网络应用关键芯片及设备产业化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将极大推动杭州相关产业发展。 厘清产业家底,才能更好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聚焦万亿产业、千亿企业、百亿投资,聚合形成十万亿级产业生态,积极做好“补链、强链、扩链”文章,为后续项目落地积蓄新动能。同时以产业平台为载体、以规划统筹为主线、以政策统筹为重点、以项目统筹为依托、以要素统筹为支撑,加快构建“大招商”格局,持续做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双引擎驱动:数字经济化身强大动力 钱塘繁华,始于细微之处的起笔。城西科创大走廊、云栖小镇、之江实验室等一个个创新平台从无到有;万向、娃哈哈、吉利、传化等民营经济龙头不断变革创新、走智能化之路;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大华等头部企业抢占数字经济赛道;同时大量人才涌入,令杭州澎湃出不竭动能,也为杭州数字经济的腾飞蓄力赋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城市各扬所长、优势叠加。“杭州必然要找准切入点、支撑点,以更强的硬实力参与其中。”杭州市经信局产业合作处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在国家和浙江省大力支持下,杭州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积极谋划布局重大产业和科创平台,大力抢抓新兴产业领域如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与长三角的合作、共建,走出了一条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错位发展的特色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83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8%,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4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杭州还要实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两个引擎一起转”。去年9月,一场“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拉开了杭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幕,计划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 “数字经济更大的作用,还在于驱动全省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质增效,激发经济转型升级,也就是我们说的产业数字化。”该负责人说。预计到2022年,杭州重点产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将实现全覆盖。 大力度融入:推动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在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让各种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实现最优配置,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长三角各节点城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的杭州,按照“优势互补、资源统筹”的理念,主动出击,不断推进与长三角其他重点城市在产业、科创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向东,主动接轨大上海,承接上海辐射效应;向北,加强与江苏各城市合作;向西,加强与安徽各城市合作;同时积极主导杭州都市圈建设,谋求一体化发展。 围绕打造“双引擎”加强产业合作,杭州正推动与上海、无锡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上形成高水平协作关系。目前,全市处于落地阶段的重大产业项目共115个,在建重大产业项目共128个。引入上海天境生物、无锡药明康德等一批重大项目和浙江上海交大海洋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名所。 产业协同的关键,还在于人才。特别是科创等产业,通过科创合作补强创新人才短板,杭州正探索共建长三角跨区域联合实验室,打造长三角金南翼“人才特区”,加大对长三角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力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