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北斗 聚集有情怀的社会工作者 “理论+实操”的赋能最有吸引力 项目启动之前,承办方都市快报快公益就给每个报名的社会组织负责人打访谈电话,问了一系列问题:机构信息、个人信息、服务经历、职业计划、自身优势、培训期待等等。“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需求调研演示。”俞娇凤说,以前也有过碎片化的学习,但针对性不强,学过之后能为自己所用的也有限,“点亮北斗”系统的“理论知识+实操演练”模式是最吸引她的。 “理论和实务不知道怎么结合。”金华市医路相伴健康志愿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主任陆雪娟也很期待带有实践的赋能。她是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90后,有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但如何实践全靠自己摸索。 还有很多初创社会组织靠的是伙伴们的一腔热血和情怀,机构管理还不完善。“这一系列的课程真是及时雨。” 金华市婺城区红石榴残疾人服务中心机构负责人刘云妹说,“专业知识还是不够,尤其是财务、写项目书等等。平时的学习时间太少了。” 金华市社会工作总站副站长金兆飞介绍了“点亮北斗·金华社会组织聚能计划”准备怎么赋能,让社会组织负责人们安下了心。 为什么叫“点亮北斗”?金兆飞说,社会工作者在香港被称为“北斗星”,受到社会尊重,参与本项目的也都是金华各县(市、区)的优秀社会组织代表,未来也将是金华的“北斗星”。而赋能即是“点亮”,培养一批有专业技能素养、有社会工作情怀的社会工作者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原生力量,影响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这个团队,为金华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点亮北斗·金华社会组织聚能计划”将持续三年时间,从赋能、试点、实践、评估等阶段,带动金华基层社会组织提高自身能力:第一阶段以赋能为主,带动试点先行,邀请国内知名老师指导学员进行项目设计,开展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以下简称“三类儿童”)摸底调查;第二阶段,推开项目,实地操作,形成操作性强、专业度高、社会效果好的项目标准;第三阶段,参与赋能的社会组织在金华市各县(市、区)全面执行项目。 这样的设计,就是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初创社会组织学以致用,目标聚焦,有针对性。 线下集训、线上作业、工作坊、分享会…… 首期开课 先从设计好项目开始 从启动仪式的主旨演讲开始,大家就进入了学习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在主旨演讲中告诉大家:“社会组织最珍贵的能力,是去发掘社会中的潜在需求,并努力去满足这些需求。”基于这样的定位,社会组织需要有自己的战略规划,与政府、企业、媒体、公众、行业组织合作共赢。而社会组织要获取更多更大的资源,需要靠“职业+专业”取胜。“尤其是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还要培养自己成为社会企业家,具有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能力。”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会学会会长、 省社会工作师协会会长杨建华建议大家可以学习更多社会学理论,“比如脆弱群体理论、社会融合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和社会排斥理论。保护脆弱群体应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伦理,我们要少些形式,多些具体实在的、心灵精神一对一的关爱帮扶。” “从学习,到机构管理、目标、项目设计,我们要一步一步完善,做到老师们所说的那样。”听完主旨演讲,学员们的学习兴致一下被点燃了。 8月29日下午,“点亮北斗·金华社会组织聚能计划”首期线下集训开课。古语有云:夜看北斗知北南。从此,56名金华社会组织的伙伴们将一起踏上一段充实的点亮聚能之旅,努力成为未来指引金华社会组织发展方向的北斗星。 开学第一课由浙江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陈小德担任导师,为大家综述《社会组织公益的过往、当下及未来》。第二部分为项目模块,由上海卓越公益事业评估中心理事长徐本亮上课,分为社会组织的使命和公信力、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两堂大课。 除了上课,“点亮北斗”的学员们还要完成实践作业,老师们会在线上进行指导和答疑。线下集训的晚上时间,还会组织小范围限定人数、有针对性的工作坊。 两次线下集训之间,也会安排线上分享,邀请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项目团队、慈善机构等,为学员们做分享,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第一学年的课程,还将有导师带着社会组织们进行针对三类儿童的实地调研。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了机构的使命,瞬间心就踏实了,对未来发展更自信了。”有学员们告诉我们,“更感觉到‘点亮北斗’比我期待的目标更高,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