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7月20日清晨,全国劳动模范纪荣喜早早起床,收拾行囊从江苏镇江赶往云南昆明。同他一起上飞机的,除了镇江市的几位草莓种植高手外,还有一大包农家肥和铲子等农具。这也是纪荣喜为参加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特意准备的“秘方”,“其实就是普通的油渣,在底肥里添加了这个,种出来的草莓才更香甜。”昨天,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在云南昆明正式启动,进入决赛的4支AI队伍,和来自中国草莓种植强县的4支顶尖农人队伍齐聚,54位选手将开展为期120余天的高原草莓“人机”种植竞赛,探索本土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这次比赛的初衷,在于探索将国际最前沿的数字农业科技做本地化应用,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经验,并在中国各大农业产区落地。”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龚元石说。 劳动模范与AI同台探索 自“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启动招募以来,共吸引了全球超过17支AI队伍,超过108人参与报名。经过激烈的初赛答辩及评审,最终包括AiCU、智多莓等在内的四支AI队伍进入决赛。 与他们一起较量的,还有4组来自中国草莓种植大县的全国劳动模范、人大代表等顶尖农人高手:纪荣喜劳模工作队、圣野浆果富民队、艳九天巾帼队、神农小队。 来自艳九天巾帼队的孙郁晴,生于1996年,是一名“莓二代”,刚刚拿到美国东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她倾向于继续学习农业经济学和计算机,认为未来一定要把农业和AI结合起来,至少要先全面数据化。 智多莓是来自云南本土的技术强队,分别由中科院自动化所、昆明农科院、云南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的专家和工程师组成。在这次比赛中,他们计划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在草莓生长上。 “原理在于将光谱变化同植株生长、病虫害对应,并通过15项环境参数、7项作物参数,建立起一套草莓PCSE生长模型,并由AI自动做出种植策略判断。”队长程飚说,“用算法训练机器的同时,也希望可以训练农人,掌握应用这套技术,提升整个云南草莓的商品化率和附加值。” 对于AI组的整体策略,顶尖农人也持有包容的态度。纪荣喜认为,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是必然趋势,他在镇江的实验大棚里,也加装了补光、补温、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水肥一体化设备。“我60岁可能就不种草莓了,将来谁来种?怎么种?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能学习到几十年的种植经验,那是最好不过。” 帮农民“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这次决赛中,各支队伍种出的草莓,将经历严格的评估:产量及品质、投入产出比、算法及种植策略的先进性等。“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兰克介绍,其中的关键,在于利用能源及农资最少,种出草莓品质产品最优。这也给AI队伍提出了考验。 NJAI.莓队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倪军认为,利用多样性传感器及作物生长感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升产量和品质。此前其团队已在大田粮食作物生产中的氮肥管理领域有成功经验。 “采用新技术的种植策略,肥料利用率可达到50%以上。”倪军表示,经过实地测算,亩省水70%、省肥50%左右,相当于每亩地节约了350元,而且还能省下400元的劳动成本。 来自AiCU的队员、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生闵钱希曦是云南人,她希望和队伍成员一起,探索将最前沿的技术在家乡落地。“下一代温室智能控制的模式,将会是基于感知—传输—思考的决策模式。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和AI共存,并且用更简单、更可持续的方法为每个人提供优质美味的蔬果。” 这些全球青年科学家及国内顶尖农人的众多策略和思考,对于主办方拼多多来说,也是一次深远的探索。 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说,拼多多从成立之初,就不断努力让农产品通过“拼”模式大规模上行,而在农产品“卖得好”的基础上,平台还希望帮助农民更加“种得好”。“前端技术进步的一小步,可能会解决小农经营主体的众多难题,并带来更加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拼多多将持续加大在农业领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让农户有利益、有钱赚,用科技给农产品生产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