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陈国军时,他戴着蓝牙耳机,手里两部手机不停地接收信息和电话。这是他当年走出校园,进入通信行业完全没想到的。 2001年上大学时,陈国军收到了一个亲戚给的礼物。一台摩托罗拉手机,机身紫红色,头顶有根小天线。那时,还是2G网络的天下,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但已经比只能收消息的BP机好用太多。 以至于2005年毕业,进入中国移动的很长时间里,陈国军和师傅都坚信,2G已经是巨大突破。没想到3年后,国内3G牌照正式发布。手机可以上网了。 接下来的变化快得更加不可思议。过去14年,陈国军经历了3G到4G,4G到5G的两场无线网络变革。而在此之前,国内网络从2G过渡到3G,足足用了14年6个月。 这本是不少无线网络优化员共同的经历,却因为发生在杭州,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对于这座数字经济之城来说,无线网络就相当于地面道路外的另一套“血管”,关乎城市的活力,以及每个人的生活。 从保障峰会到武林商圈网络优化 一年里瘦了40斤 连同事都不敢认了 陈国军现在的身份是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的工程师。和他的聊天从4G开始,“4G网络商用,和4G+网络商用第一城,都在杭州。”这点让全程参与的他很骄傲。其间,身为无线网络优化员,他主要负责网络后期调试工作,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带着设备到处测试。 2016年,他和团队接到任务,要在G20主会场85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实现百分百信号覆盖,不能有任何一个死角。这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活。室内结构、装修材质等因素都会影响信号。为此,他和团队共规划了250个基站小区,并对每个点位的覆盖及交互操作方案逐一进行了论证、测试和调整,前后一个月都没怎么回家。直到现在,杭州的国博中心依然是全球4G网络最好的场馆之一。 G20峰会之后,杭州的知名度再上一个台阶,游客与重要会议数量每年都在上升。人流量的不断增加和集中,不断对网络质量提出新的考验。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杭州移动网络部开了无数场“头脑风暴”,直到陈国军提出“云化组网”的设想。简单来说,就是用5G技术,将分散的4G基站聚集到同个机房并通过云交换技术,使基站间实现低时延交互,交错发射频率,避免基站之间的相互干扰。 2017年夏天,这一设想最先在日常人流密度很高的武林商圈开展试验。一年前这里迎回了音乐喷泉,还多了一场3D灯光秀,比以前更加热闹。烈日下,陈国军和同事带着设备,走遍了武林商圈的每个角落,平均每天能走4万多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一天下来人都虚脱了。” 经过优化,武林商圈移动4G网络路测下载速度从25Mbps提升至55Mbps。之后,这套解决方案被复制到西湖音乐喷泉、断桥、城市阳台、宋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等杭州节假日人流密集的地方,每年都要经受汹涌人潮的考验。 陈国军也因此收获了两个礼物。一是两项发明专利,二是更苗条的身体——最胖时,身高1米85的他有200多斤,在G20峰会保障和“云化组网”落地的一年时间里,他“被迫”瘦到了160斤。“那时遇到一个好久不见的同事,对方都以为我整容了。” 短视频来了 网红城市考验网速 消除盲点 网络扩容扩容再扩容 陈国军的第二台手机是三星,可以更换铃声,在智能机还没出来前,这种微小的变化已经能让一位大二学生的虚荣心得到些许满足。不过他是诺基亚的粉丝,2008年花5000元,近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台N95,用手机上网,“当时网速也就几百kbps,打开一个网页都费劲,而且不便宜。” 当时,中国移动推出的3G套餐,30M上网流量需要5元,2GB上网流量需要100元。现在,100元能在移动飞享套餐里获得20GB流量,相差了整整10倍。 2010年,苹果发布了被誉为“上帝手机”的iPhone 4,宣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速提升,流量价格下降激发了全球的创新力。在杭州,因为移动支付,阿里拿到了通向未来的一张船票,成就了全球知名的“移动支付之城”。 带一部手机出门解决“吃喝玩乐”所有事,是一件方便且过瘾的事,却对无线网络的覆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杭州移动网络部都在解决信号盲点的问题。曾经有段时间,陈国军每天至少要接上百个电话,但凡在外奔波的无线网络优化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来找他。 这些还只是看得见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场景的拓展,他们遇到了一系列“意外”需求。比如,怎么在通话的状态下还能使用网络,调用付款码买东西?用4G玩手游时突然有个电话进来,手机直接断网,怎么办? 2016年,杭州移动在全国率先推出VoLTE业务,起初是为了让手机用户可以拨打高清电话,最终让这一业务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它可以让用户同时上网和打电话。 “关于VoLTE,技术是现成的,但能让大家都能用到,而且有好的体验,需要做很多工作,毕竟数据业务和语音通话是两套不同的体系。”陈国军解释说。实际上,直到现在还有运营商无法在“打电话同时能上网”这件事上提供很好的体验。 另一个需求在直播和短视频火了之后被提到了核心位置,抖音、快手,以及大量直播平台的崛起,让用户对网络的需求提升了一大截。身为“网红城市”,生活在杭州的人也热衷于用视频的形式将所见所闻传到网上。之前,相比图片,短视频占用更多的无线资源,导致一个小区可支持的上传数量下降,具体到体验上,就是网速没那么快了。 再加上2017年开始推广的无限流量套餐,使得杭州4G网络再次面临巨大的扩容压力。很快,陈国军和团队过上了白天扩容、晚上开会、天天加班的日子,“每天下班后食堂吃个饭,坐下来汇报当天的扩容数据,讨论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再制订第二天的扩容计划,基本上到晚上9点才能下班。” 上周末近10场活动要保障 跑步进入5G时代 老婆抱怨怎么天天加班 在杭州移动位于城北的无线网络优化中心,前些年大院里停满了通信保障车,容不下一辆其他车子。这两年,因为在杭州举办的大型活动和会议越来越多,保障车天天往外跑,大院一下子空了起来。 “你看停在那边的,如果不是因为故障,今天也跑出去了。”陈国军将保障增加分为两次,第一次因为G20峰会后,到杭州来开的重要会议多了;第二次是因为亚运会申办成功,在杭州举办的大型赛事增加。为此,杭州移动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常态化的服务机制。 “现在每个周末都需要执行保障任务,上个周末安排了近10场。”他透露,这些任务包括学校的周年庆、毅行大会、马拉松比赛、创业论坛等。当然,更重要而且更长期的任务还是在5G上。现在陈国军所在的团队里,超过三分之一的骨干力量投入到5G网络的建设和优化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得享受“5+2”和“白加黑”的工作时间。 或许是经历了4G时代,看到了先发的红利,在5G时代,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商业机构都在抢先,对陈国军他们的执行力和执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某个医院需要部署和调试5G,为了保证进度,我们只能睡在边上,通宵连轴转。” 去年,杭州提出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规划后,运营商对于5G在杭州的布局也进一步提速。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自然也想在杭州延续4G时代处处领先的辉煌——今年3月,中国移动全国首批满足5G商用网标准基站在杭州开通。 “我们现在内部的提法是,在杭州全方面做5G建设,而不是单独聚焦在主城区。”陈国军介绍,除了主城区1300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5G覆盖,杭州移动还将5G覆盖向外延伸至县域城区。 他还特别强调,因为中国移动目前使用的5G频段和4G一样,所以可以使用4G和5G的频谱协同技术。眼下,他们新布局的基站,都是采用4G和5G的双模设备,未来既可以服务5G又可以保证4G的流畅度,还能根据两个网络用户使用数量的情况做到动态平衡。“换句话说,随着5G基站建设的推进,移动4G的体验也会有所上升。” 这些都意味着,陈国军他们这些从事无线网络相关工作的通信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老婆最近在抱怨,说我怎么天天加班,没个空。”这是他在采访末段说的一句话,既有玩笑的成分,也带着些许无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所有人都将网络顺畅当成了生活必然和理所当然,忽略了网络世界的岁月静好,同样需要一批人负重前行。既然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水和空气般的存在,陈国军他们和奋战在一线的水电工一样,值得拥有一片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