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战略性防守?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的银行理财市场上,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依次上升,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流时,国有大行自然首当其冲。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发行类货币基金产品方面,也比国有大行相对更激进,规模做得更大。
某国有大行理财部门副总经理解释称,互联网金融对整个银行理财有一定影响,今年一季度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比较高,对银行理财自然会造成一定的分流,但是对中小银行的影响会相对比国有大行小一些。
不过,四大行自身策略调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出于流动性考量,四大行理财部门在一季度“惜”投资,主动缩减“非标”投资,出现了有钱不投资的情况。而保本型产品也被主动缩减了发行规模。
不过,由于流动性问题降低,目前内部数据来看,二季度的规模会回升至正常增长水平。
是银行自发进行的战略性调整?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冲击,确实对银行理财规模产生分流效应。但原因并不完全在此。
一方面,今年一季度“非标”的投资收益率不错,但是考虑到一季度末可能再度上演“钱荒”,至少有两家国有大行理财部门高层表示,在2、3月份就出于流动性考虑而不愿意投资“非标”。而银行对“非标”投资的谨慎。这种谨慎并不是出于项目风险考量,而是流动性考虑。但是,“非标”是提高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重要资产,对其配置的减少,也使得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下降。
换句话说,很多钱并没有投资出去或者是配置高流动性资产,而这种有意识地“不投资”的做法,也让四大行资金相对充裕,反过来也使得3月底的“钱荒”并没有如市场预期般起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