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 年岁渐长,对故土也越来越关注。这数十年来,我一直关注家乡桐庐的人物与风土,袁昶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他的日记。 袁昶(1846—1900),字爽秋,浙江桐庐人,晚清重臣,官至太常寺卿,曾全面负责总理衙门的外交事务。庚子事变时,因主和直谏被慈禧所杀,随即又被追谥忠节,与徐用仪、许景澄、联元、立山合称“庚子五大臣”。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敕建有三忠祠,奉祀袁昶、许景澄、徐用仪三人。袁昶也是晚清著名同光体诗人代表之一。 1867年3月,袁昶中举,其后就开始写日记,三十多年从无中辍。袁昶记日记,主要目的不是记事,而是为砥砺自己求知问学、克己慎思、迁善改过。袁昶日记涉及传统经史诸学,尤其专注于易学、理学、佛学、道学、养生、医方等,现存洋洋六十五册,二百多万字,是晚清文史的重要文献。 为人为官为事,袁昶日日反思,时时感叹,今悔昨失,夕觉晓非。 光绪十八年(1892)三月,袁昶任礼部会试同考官。他在这月的一则日记中这样反省:自初六入场至廿六,得诗十八首,以后戒勿作,恐妨害分内正事,作诗废日,大戒大戒。 同考官,是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在考场中各居一房,又称房考官,简称房官。其实,袁昶工作极其优秀,两年考核四次均列优等,得褒奖,以本部郎中遇缺即补,并俟得道员后,加二品衔。 袁昶写诗,是灵感与才情所至,并没有耽误监考阅卷工作。阅卷极其辛苦。有一则日记这样表达他的工作强度:廿二日上堂阅卷,鸡鸣始就枕,目力既疲,贱躯亦病。年垂衰白,何所光挥而坐为外物所困,一似寒酸措大,穷老尽气,甫博得一学幕,几乎以身殉卷,丢却三根救命毫毛。用微积法算之,活了十日,却用半年精神,大不合算。 本月日记中,还有两则较为详细的阅卷事宜。一则是,发现一湖南籍考生的卷子,虽没有用正格(常用格律),文中却颇显奇气。袁昶想到,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人才,对待他们的创新,历史上的秃发傉檀(十六国时期南凉的君主)、沮渠蒙逊(十六国时期北凉开国君主),皆有过人之才。 另一则是,在江阴吴太史房中(应该也是同考官),袁昶发现,有一份浙中的考生卷子,已经被放入不录取的卷子中了,袁昶顺手拿起认真浏览,发现文笔流畅奔放,意思恬淡隽永,谈论一些事情很有观点,他怀疑是吴絅斋的手笔,袁昶就怂恿补荐,吴太史也拿起再看,答应重新推荐。四月十一日拆封,果然是吴絅斋的卷子。 我没有查到吴絅斋的具体情况,想来,能入袁昶眼中的文章,一定不会差。况且,吴絅斋在当时的文坛,有不小的知名度。蔡元培、张元济,都是1892年榜的进士。《太常袁公行略》中说:壬辰春,奉旨分校礼闱,一时知名士多出公门下。这一年,袁昶的收获不小。 曾国藩说:人生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两个字,一懒二傲。我们从袁昶的日记中,看到他的持之以恒,怎么过了一天又一天的,其实,也看到了他怎么过的一生。他的一生,就是努力去克服懒,不让自己骄傲。 前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在编辑一套袁昶的日记,于是找到责任编辑,得到不少信息。袁昶日记共十五卷,由袁昶的研究者朱家英编辑整理。不过直到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全集出版的消息,只见到第一册的书影。确实,中国文人写最多的就是日记,又是手写稿,涉及一千多个晚清人物,出版实在是个大工程。 我阅读的袁昶日记,只是他海量日记中的一部分,本书也只侧重于对他读书以及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解读,而对他广泛的朋友圈关系及晚清阔大的政治场景则较少涉及。 对比袁昶,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典籍阅读的欠缺。继而感叹,经史典籍的阅读,除了一些专业研究者,现代人恐怕再也赶不上袁昶他们了,而我们还要抵抗新媒体时代对时间碎片化分割等外在因素。其实,优秀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我辈不能仅仅停留在振兴国学之类的口号上,唯一的行动就是多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