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位八百年前的杭州人,穿越到现在的杭城,在山川地貌、建筑格局千变万化后,还能找到自己家当年的方位吗?大概率是可以的,因为至今杭城许多小街小巷仍保留着近千年前的古老名称,这也是唯一未变的历史痕迹,如戒坛寺巷、潮鸣寺巷、华藏寺巷、长明寺巷、金刚寺巷等。 杭州最古老也是数量非常多的一批巷弄,是以古寺命名的,而且杭州恐怕是全国以寺为名之街巷最多的城市,这也符合其“东南佛国”这个称号,所以巷中古寺的故事,也是这些老巷的故事。 最老的巷子与古寺 戒坛寺巷,从地名上溯源,应该是杭州最古老的一条巷子。这条位于狮虎桥北、武林路东的横、直巷子里,旧有戒坛寺,故名。 戒坛寺最早的前身是南北朝时期梁大同二年(536)建造的发心寺,由居住此地的鲍侃舍宅为寺。该寺为当时城内最早的一座佛寺(城外有更早的灵隐寺等),连“杭州”这个名称也要再过五十多年进入隋朝后才设立。 鲍侃当初舍宅为寺,说明这个地方早已有人聚居。杭州先民发源地灵隐山的走势,自仙姑、宝石、弥陀山一路东来,其余脉尽头便在此地。这里西南原来还有一座小小的虎(武)林山,属“神龙之尾”,被称作“祖山”。因地势较高,东有华信所筑古海塘,可阻江潮,所以此处为杭人“我从山中来”后最早的聚居地之一,隋之前的钱唐县治也从灵隐山迁设于此。 发心寺在唐贞观年间改名众善寺,神龙初年又改为中兴寺,神龙三年(707)再改成龙兴寺。在神龙短短三年间,该寺两改其名,其实跟唐朝的一场政治风云有关。神龙元年(705)“五王政变”后,唐中宗李显复辟,推翻其母武则天的武周政权,恢复大唐国号,并将全国很多寺庙改名为中兴寺,以示大唐中兴。 然而由于武氏外戚势力依然强大,在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矫诏诛杀五王后,李显承认“周唐一统”,又将自己视为武则天的合法继承人,是“受母禅”,还专门下了《不许言中兴敕》,规定“内外不得言中兴”,将所有刚改好的中兴寺,又改成龙兴寺。杭州这座龙兴寺之名,也因此而来。 现延安路灯芯巷口,有一亭子,亭中立有一尊建于唐开成二年(837)的龙兴寺石经幢,便是该寺的遗留物。这石经幢原有一对,立于龙兴寺大门两旁,另一尊早无踪影,而这尊近1200年前的石经幢,是杭州市内除井亭桥相国井外,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当时与这尊石经幢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一座唐代名僧国一禅师法钦的墓塔,他就是径山寺的开山祖师。 其后的杭州刺史白居易,也与龙兴寺有过渊源。他曾应龙兴寺僧人南操的请求,撰写过一篇名为《华严经社石记》的碑文,文中为激励后继传经者,描述了南操大力集社,发愿弘扬《华严经》的过程,以及其虔诚的传法精神。该文极具“白氏风格”,写得十分真诚感人。 在统辖两浙的钱镠刚被封为越王期间,发生徐绾、许再思兵乱。乱兵盗掘了龙兴寺国一禅师墓塔,挖开后见两缸合葬的禅师肉身如生,发长覆面,叛兵惊拜而逃,之后钱镠重新厚葬禅师于旧塔。 龙兴寺的变迁与影响 吴越国成立后,钱王对龙兴寺这座已有近400年历史的古寺十分重视,他不称其为“龙兴寺”,而仍称“中兴寺”,以示不忘“中兴唐室”。钱镠扩建了龙兴寺,增设了戒坛院,所以该寺也称戒坛寺。 在钱镠八十岁那年,派人疏浚了戒坛院内的水井,另开井九十九眼,供此地僧人和居民使用,百井坊因此得名,这也是延安路东侧百井坊巷名字的由来。在延安路北段西侧人行道上,现仍留有一口钱王井。 据《十国春秋》等志书记载,龙兴寺曾藏有十件宝物。其中有一件是外国使者献给钱王的,名为“颇眩伽”的宝石。此物一尺多长,状似水晶,据说可防火灾。钱王将此物放在龙兴寺佛像的发髻中,果然此后杭城数次火灾,均未波及龙兴寺。 另一宝物是钱俶王妃孙太真去龙兴寺上香时,施与该寺的,一件形如朽木筷子的物品。当时寺僧不识货,未加重视,后来被波斯商人见到,认出这是出自日本的一种用稀有木材制成的珍贵发簪,名为“龙蕊簪”,遂以一万二千缗高价购走。 龙兴寺作为杭州城内第一古寺,有不识货的和尚,更有著名的高僧。除了禅宗沩仰宗初祖、唐代高僧灵佑禅师曾在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外,五代末至北宋初年的赞宁大师,也是出家于杭州龙兴寺。 赞宁因博览群籍,三藏圣典无不精通,得到几任钱王的敬重,被任命为两浙僧统。吴越国纳土归宋时,赞宁奉阿育王寺真身舍利随同钱俶入朝,被宋太宗赐紫衣及“通惠大师”号,后又被诏而编撰《大宋高僧传》,是一位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龙兴寺赐额大中祥符寺,简称祥符寺,全称龙兴祥符戒坛寺。此时该寺地域十分广阔,据《咸淳临安志》记载,寺“广袤九里有奇”,其子院有戒坛院,千佛、诸天二阁及铁塔和大小石塔、钱王九十九眼井等。现延安路与凤起路交界之北的一大块地方当年都属该寺,包括武林新村、延安新村、百井坊新村以及灯芯巷、皇亲巷等。 苏东坡守杭时,经常来祥符寺,他来的目的有二:一是访僧友,二是看花灯。据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记载,苏东坡与祥符寺琴僧惟贤是好友,喜欢到其僧房闲憩。每次一进房间,苏东坡就摘掉头巾,脱去长衣,露出两腿躺于榻上,并叫手下给他搔痒。起来时,头巾也不用了,只用一根麻绳束发,然后潇洒而去,可见其率真的个性。 祥符寺旁有条巷子,宋时以每年上元夜举办闹元宵灯会闻名。苏东坡和曾巩都曾来此饮酒观灯,并各留《祥符寺九曲观灯》诗一首,其中有“纱笼银叶”“锦帐红云”之句,描写了当时巷内花灯锦簇的绚烂场景。 苏东坡有次元宵在巷里观灯后,来到诗友祥符寺僧可久的房间,静静的屋内没有灯光,只闻淡淡的栀子花余香,与外面喧闹的世界天壤之别。苏东坡感慨地写下一首颇含禅机的诗《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门前灯火斗分明,一室清风冷欲冰。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而那条曾经灯火辉煌的巷子就是灯芯巷,唐代龙兴寺石经幢现就立在这条巷南端的巷口。 南宋建炎三年(1129)初,宋高宗南渡来杭时,曾发生“苗刘兵变”,叛军一度移屯祥符寺。该年底,金兵攻入杭城,祥符寺毁于战火。此后,临安府曾迁于祥符寺,其他如御前军器所等官方机构及民居也先后占据该寺房舍,只剩其西南一隅为寺,祥符寺由此开始逐渐衰落。 一座近1500年历史的古寺消失了,现在只留下路边的一尊经幢和一口古井,以及戒坛寺巷及百井坊巷、灯芯巷几个古老巷名背后的故事。 潮鸣寺的“抄诗案” 除了戒坛寺巷,以吴越国时期所建寺庙来命名的,也是杭州城内最古老的一批巷弄,还有潮鸣寺巷、华藏寺巷、长明寺巷、金刚寺巷等。 位于建国北路东侧的潮鸣寺巷,巷内原有的潮鸣寺前身叫归德院,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由吴越王钱氏家族所建。宋高宗南渡来杭曾暂住寺内,夜闻江涛声,以为金兵追至,吓得不行,后来才知是钱塘江潮水声,因此将该寺赐额为潮鸣寺。 潮鸣寺在杭城东北,东园小天竺西南。以前该寺三面临水,水之外皆菜地。寺后有回龙桥,据说是宋高宗御驾掉头的地方。 潮鸣寺原藏有八十一卷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手书《华严经》,传说张即之为水星下凡,其书还能辟火,非常珍贵。这些经卷与明代画家戴进的数幅功德画同为该寺镇山之宝,可惜寺僧不能守,后来均流失散尽。志书上还有一桩颇具争议的,发生在潮鸣寺的宋高宗“抄诗案”,也很有意思。 据《咸淳临安志》记载,当年赵构暂住潮鸣寺时,曾御书一首诗:“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向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赐给一路随扈的殿司统制刘汉臣。此诗被刻成石碑,立于潮鸣寺东廊。 其实这首诗是四十多年前苏东坡所写《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中的第一首,但《咸淳临安志》包括后来的《西湖游览志》《武林梵志》,清姚靖《西湖志》等都只字不提苏东坡,而是将此诗说成“高宗尝作诗赐统制刘汉臣,勒石寺中”。 后世文人应该对这首苏诗都心知肚明,却不知为何不说明出处?恐怕为尊者讳,皇帝怎能草率地“抄诗赐人”呢?清厉鹗在《东城杂记》中说,是潮鸣寺僧将原诗首句第二字“水”改成“寺”,试图当作赵构原创,刻石于寺中,以显该寺之荣耀。而“思陵(赵构)博雅”,绝不会这样做的。 《乾隆府志》则比较直接:“此诗系苏轼所作,意高宗曾手书此诗赐寺僧。承误已久,今删。”其实当时赵构在兵荒马乱之际,为笼络扈从,顺手“抄”了一首比较符合心境的苏诗赐予,也没毛病,坏就坏在有人一定要将其刻石立碑,把事情搞大,反倒成了这座古寺的一个话柄。 清末,佛教会所在潮鸣寺内创办了佛教公立国民初等小学堂,1935年改为私立觉民小学,1956年改作潮鸣寺巷小学,当时学校前还有一水塘,留有这座临水古寺从前的痕迹。1964年潮鸣寺巷小学拆除古寺大殿,盖了新教学楼。20世纪90年代该地块旧城改造,潮鸣寺所有遗迹彻底消失,只留下了这个巷名。 古寺的艺术收藏与展览 潮鸣寺巷往南,现大学路与建国中路之间,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叫华藏寺巷,此地原有的华藏寺开建于吴越清泰二年(935),也是钱王所建,旧名报恩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为华藏寺。 清代杭州城东有沈氏两大名园半山园与庾园,两园相隔一条华藏寺巷。当时此地景色,据《东城杂记》记载:“若登庾园北楼望之,林光岩翠,袭人襟带间,而鸟语花香,固自引人入胜。其东为古华藏寺,每当黄昏人定之后,五更鸡唱之先,水韵松声,亦时与断鼓零钟相答响。门署唐句曰‘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宽。’盖实景也。”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潮鸣寺被立为丛林(较大规模禅寺),同年华藏寺归属潮鸣寺,成为其分院,但仍以旧名相称。被称作画坛“浙派”创始人的明代画家戴进与这两座寺院均有渊源。 戴进是杭州人,据说他早年是名制作银饰的工匠,所做的花鸟人物饰品精巧绝伦,后见有人销熔其作品,灰心之余改而学画。画出名后,被召任宫廷画师。戴进在宫廷画院又遭同行嫉妒陷害,不得已逃回杭州隐居于潮鸣寺、华藏寺等寺院,为寺院画佛教诸像,因此两寺均曾藏有戴进的功德画。 华藏寺巷再往南,现解放路与清泰街之间,有条长明寺巷,因原巷口有座长明古寺而得名。长明寺与潮鸣寺同时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被立为丛林,因此也曾是此地一座较大的寺院。 长明寺作为城东大寺,苏东坡好友、北宋高僧佛印禅师曾讲经于此,不过该寺最有名的还是其珍藏的佛教艺术品。五代贯休和尚著名的《十六罗汉图》就曾藏于长明寺。 《东城杂记》中说,相传明神宗时,慈圣皇太后将贯休《十六罗汉图》赐给了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紫柏真可,后紫柏因祸入狱,此画由其弟子辗转带至杭州,藏于一小庵内。清初官员严沆和医家卢之颐同为杭州人,他们得知此事后,共出千金购得《十六罗汉图》,并将此画捐给了长明寺。 雍正五年(1727),浙江总督李卫奏准将西湖孤山行宫改为圣因寺时,把长明寺的《十六罗汉图》请到圣因寺,成了该寺的镇寺之宝。后来乾隆南巡,对圣因寺的《十六罗汉图》赞不绝口,命工匠将其刻石,并在寺内特设罗汉堂供放,还亲笔为每尊罗汉修订名号、题写赞词,并一像一诗。现这座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十六罗汉刻石存放于杭州碑林,而其原画来自城东长明寺,却少为人知。 明万历年间,长明寺建华严阁,请宁波画家李麟画祖堂百像于其壁,这些佛像画十分生动形象,“行笔颤掣,衣纹如莼菜条,树石云泉,势极飞动。锡钵瓶笠,种种奇古,而唐梵相无一同者。”每到上元节前几日,长明寺僧陈设斋供,登阁观礼的游人摩肩接踵。 其实早在南宋时,长明寺的“佛教艺术展”就已闻名。《梦粱录》载:“仲春十五日花朝节,崇新门外长明寺建涅盘(槃)会,罗列幡幢香花,挂名贤书画,设珍异玩具,庄严道场,观者纷集。” 民俗文化聚会场所 长明寺巷再往南,现江城路与建国南路之间,还有条金刚寺巷,巷口原有的金刚寺也是建于吴越国时期,即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原名功德院,南宋宝祐年间,宋理宗将其改名为金刚寺。该寺是当时杭人举行“迎元帅”等庙会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每当此时,街巷人群拥塞,各种表演日喧夜闹。 由此可见,古时杭城巷子里的寺院,是当地居民节日聚会、观赏艺术以及活动交流的场所,具有类似宗族祠堂那种集民间信仰与社会凝聚为一体的功能。 所以只要以古寺为名的巷子还在,八百年前如果居于此地的“古杭人”穿越过来,还是能找到家的大致方位的,虽然这些古寺基本无存,地貌也面目全非,但这个巷名、这个曾生活过的时空,仍是一种长存的念想。 可惜的是也有很多古老的寺巷完全消失了,如长明寺巷西边原有的一条悟空寺弄。悟空寺建于后晋天福七年(942),旧名崇新,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悟空。这座与孙悟空同名的古寺,也曾是城东一座大寺,位于淳祐桥东,门有小溪,茂树成荫,现已彻底无痕。 还有庆春路中段以北、盐桥东的原七宝寺巷,巷内的七宝寺是后梁贞明七年(921)由钱王所建的古寺,苏东坡与友人曾同游该寺并题诗,现也全部消失。 不过也有以吴越国时期古寺为名的巷子不仅保留下来,还升级成了路名,甚至连古寺也得以重建。如城北的香积寺巷与香积寺路,2009年重建的香积寺,成为京杭大运河旁的一个文化地标。古香积寺建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即吴越国存在的最后一年,当年五月,钱王宣布“纳土归宋”。 以上这些吴越国时期开建的古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到了宋朝全都更改了寺名,留下了当初“纳土归宋”后时代变迁的痕迹。此后,杭城在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也陆续建有许多大小寺观,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以寺观为名的街巷里弄,这些寺观巷弄及其背后的故事,同样具有浓浓的杭州地方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