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安全帽,脚穿绝缘鞋,一身严实的蓝色工装,8月22日上午,电力工程师倪飏和同事来到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对这里新装的光伏发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绿色低碳”是杭州亚运会办赛的关键词之一。从2021年起,在杭州的亚运场馆里,出现了亚运历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倪飏是其中之一。最初只有13人,如今已经扩展至49人。 碳,看不见摸不着,“零碳”工程师是如何帮助这些场馆做到精准降碳的呢? “杭州亚运场馆常规电力实现了100%绿电供应,这在亚运史上是首次。”倪飏说,绿电,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国内绿电主要来源为太阳能和风力。除了浙江省内分布式光伏和海上风电等,还有来自青海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等地的光伏电,来自新疆哈密等地的风电,都一起汇入亚运场馆。这些来自丝绸之路的光,点亮了杭州亚运的灯。 放眼亚运场馆,个个都是“大家伙”,能耗自然也大。亚运网球中心、游泳馆和亚运村等场馆的降碳服务是倪飏负责对接的,每次巡馆时,他钻的都是角落:配电间、设备间……看不见的能耗都在细节之处。例如,一座场馆内的灯成百上千盏,这些灯如果每次都同时打开,无疑是较大的能源浪费。倪飏给出了分区亮灯的建议,把比赛区、观众区、进场区的灯划分开来,这样能省不少电。 “用好信息化、数智化手段也是我们这支队伍的一个特色。”倪飏说,“零碳”工程师们有一个重要的帮手——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创研发的“双碳大脑”。有了“双碳大脑”平台,场馆各类设备的能耗数据都可以实时查看。一旦数据异常,“零碳”工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顺藤摸瓜找到能耗高的设备,进而提出降碳方案。 担任“零碳”工程师两年来,倪飏发现越来越多的场馆开始主动自觉降碳,让他特别有成就感,“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很有价值,在为亚运降碳的同时,也将绿色低碳的理念传递给了越来越多的人,我感到特别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