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首届杭州市下城区公益文化节上,6个公益创投项目在该区搭建的公益资源整合和项目推介平台上抛出“橄榄枝”,吸引了社会资本前来“相亲”。其中,“唤醒”关爱独居老人项目,现场就顺利获得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青睐。
据了解,今年杭州全市通过公益创投模式已“激活”36个公益服务项目,大部分项目获得了10万元以上的资金扶持。
大部分公益创投项目
能获得10万元以上的资金扶持
昨天进行路演的6个公益项目都是下城区转型社工的创想。他们转型成为项目社工后,带着自己的公益项目向民政主管部门申报,就有可能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向社会自筹资金。
记者在下城区“起点·益行社会发展中心”的摊位上看到,他们带来的毛线帽子、袜套等手工编织物很受欢迎。正在现场忙碌的张敏珠告诉记者,她过去是下城区石桥街道的一名普通社工,今年她转型成为了项目社工,也就是社会工作者,但依然保持社工编制。与以前做社区条线工作不一样,项目社工要针对特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开展特定工作,一般一个项目的周期在一年。
在石桥街道,像张敏珠一样转型的社工另外还有四个,他们共同运营着“起点·益行社会发展中心”这个公益组织。其中四人已获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职称,一人获得初级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现在,他们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为对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新杭爸杭妈”社区融入项目、“萤火虫”志愿者培育计划项目、“点亮心灯”禁毒服务项目、太阳伞急救推广项目和“家有二宝”二孩家庭培育计划等六个公益项目。
下城区天水街道的“老人家企业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也是一个公益创投项目,做的工作与服务街道内的退休人员有关,比如企业退休人员住院探望、组织文艺活动以及健康养生服务。他们专门为街道里的糖尿病人群组织互助小组,由全科医生、营养师组成的志愿者一对一陪伴指导。
记者了解到,社区有好的公益项目希望实施,可以申报民政主管单位,经过专家审核通过就能拿到创投资金。据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统计,今年杭州共投入1485.5万元发展了36个公益创投项目,由福彩金和财政资金两部分组成,大部分项目能获得10万元以上的资金扶持。
社工转型承接公共服务项目
实现社会与个人效益的“双赢”
在下城区,“快乐小候鸟”、“企退人员关爱服务”、“幸福生活益起来”等一大批接地气、顺民意的公益项目正在各个社区落地开花。
下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说:“通常,我们将在社区专门从事社区服务的专职人员称为‘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从事上级职能部门延伸至社区的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而‘社会工作者’指的是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与社区工作者相比,他们具有较强的工作自主性和专业性,他们聚焦特定人群和具体问题,采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予以介入,在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挖掘服务对象自我改变的潜力和能力,积极构建或优化服务对象外部支持体系,真正实现‘助人自助’。”
去年,下城区被列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新性地尝试让社区工作者转型成为社会工作者,将社工从以往忙于台账、会议及各种“被动型”社区琐事中解脱出来,以专业的社会工作去承接各街道、社区外包的公共服务项目,并且引入专业督导机构对转型社工进行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和服务项目运作能力的全程督导,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双赢”,促进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的“四社联动”。目前,下城区共有43名转型社工承接了74项社区公共服务,其中市、区、街三级公益创投项目48个,共计166万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6个,共计109.1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