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达人陈琪酷爱牡蛎,她经常去云水间这样的餐厅吃牡蛎,一次起码吃掉二十个。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海洋中的贝类和藻类生物具有很强的碳吸收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减碳高手”,陈琪吃掉的每个牡蛎壳里,都封存了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贝类被吃掉了,必须养殖更多的贝类供应市场,从间接上讲,陈琪吃牡蛎,也是一种低碳环保行为。
贝壳类生物是固碳高手
每年三四月份,杭州的超市菜场会卖小牡蛎,因为肉质细嫩,很受欢迎。熊小姐一家就是小牡蛎的常客。虽然买过很多,但熊小姐说她从来没想过,贝壳还和低碳有关。其实一只牡蛎壳中碳酸钙含量大约占了95%,1吨贝类,能固定二氧化碳0.25吨。也就是说,熊小姐每吃500克牡蛎,就能固碳125克。
另外,蛏子、蚶类、蛤类、贻贝、扇贝这些杭州市场上常见的贝类,它们都是吸碳高手。
有人会问 ,贝类是怎么样吸收海洋中的碳的呢?海洋生物专家介绍,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海水中的碳酸氢根形成碳酸盐躯壳,也就是贝类的壳,第二种是贝类通过滤食摄取水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碳。
海洋吸碳能力是森林的10倍
说起生物减碳,人们往往想到森林和植物,其实海洋的减碳能力远远超过森林。
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研究证明,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35%,约20亿吨,远高于陆地吸收量的13%。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55%的生物碳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包括浮游生物、海藻和红树林,贝类通过钙化、生物沉积等过程封存海洋中的碳。
中国的海岸自然疆界为473万平方公里,科技人员测算,我国四个海,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2.7亿吨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