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浙江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的“重返乡村的视野:乡村艺术公开课” 公益活动执行志愿者面试,更像是一场建设乡土文化的脑力激荡——3个小时,27位面试者,人均5分多钟的交流,让听的人、说的人对即将启程的探索浙江非遗宝库的“撷美之旅”产生了一种期待,并看到了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在艺术社会实践中传统和现代互相滋养、熨帖生长的“可能性”。这些兴奋而热切的表情,将作为一部纪录片的“序曲”,出现在今年10月的总结展览中。 作为浙江美术馆品牌公共教育项目“艺游乡里”的特别计划,本次志愿者招募“门槛”不低:必须是高校在读学生,优先考虑在读硕士或博士——因此,与美相遇的“你”,应该是一位85后;不限性别和专业,但需要有完整的工作时间——从4月到10月,志愿者将参加名师工作坊、分组调研、方案制定和执行,以及最后的总结,每个阶段约3天至7天左右;除了对有关乡村和非遗的一切充满好奇心,还有一个前提——你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 “不要以貌取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浙江传媒大学图片摄影专业大三学生黄绮芸自己也笑了:“去年学校组织去安徽农村考察,我们住农家、洗冷水澡、盖的是潮湿的被子、拍的是民间手艺人,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接地气’的那部分。”对于如何整理、传播、再造乡土文化以及寻找非遗公开课项目难题,这位受过纪实摄影专业训练的90后女生也显得信心十足:“在日常生活里藏着许多了不起的事情,我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也是记录者。” 你真的不能低估年轻和热爱的力量——当黄绮芸在面试现场介绍自己同时也是“西湖文化特使”,身后响起了一位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女生的惊呼:“这次浙江美术馆的志愿者招募链接,是你发在我们的QQ群里的吧!” “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化志愿者,用年轻的眼光探索古物新韵,让它们被更多的人看见、感受以及爱上。就像黄绮芸和这位叫闵讷的“网友”一样,总会相遇,并惊喜地互道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从7月到9月,由10位执行志愿者策划的50堂乡村艺术公共课,模样几何?浙江美术馆的招募海报上,并未给出明确答案。用教育推广部负责人李雯的话说,“我们提供画笔和工具,至于如何在空白的画布上挥洒‘奇迹’,就看志愿者的想象力了。” 因此,今天的面试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道必答题:“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最感兴趣的非遗项目是什么?”不难听出其中的潜台词:每一堂课,都应该凝结着“一样的”情感浓度和文化深度,释放出“不一样”的精彩。而作为“基底”的农村文化礼堂,为乡村艺术共性模块的生发提供了容器。 “家”,是这场由青春创意主导的全新乡土美学实验中,另一个关键字。今天的面试现场,两位分别来自美术、摄影专业的温州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家乡的传统染织品——蓝夹缬;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王塑琰,说起小时候临海紫阳古街上的海苔饼,让没有吃过的人也感受到了手工的质朴和温情;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的徐周亮,对如何保护、传播老家海宁的皮影戏、硖石灯彩,已经有不少好点子;压轴的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黄梁鹏,更是直接抱着电脑“上阵”,用制作精美的PPT加上“非遗艺术衍生品”的创意,让既是面试官也是师兄的浙江美术馆实习策划汪洋竖起了大拇指。 所谓“新农村建设”之“新”,该怎样体现?艺术试图接近乡土,为何会遭受冷遇?如何在尊重其生活习惯、运行机制的同时,重塑乡村文化的自信,让农民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发展的受益者?“与以往的‘流动美术馆’、艺术家下乡不同,这一次,我们试图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用老百姓最亲近、最熟悉的传统艺术达成美育职能。”在李雯看来,这场面试,释放了一个积极的讯号: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真正走入乡村,用心倾听、触摸乡土的温度。” “这不是简单的下乡支教或‘装修’,而是非常有意义的艺术社会实践课程。”去年成功“中标”浙江美术馆“艺游乡里”衢州龙游县石佛小学艺术教室设计方案的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大三学生文思宁对记者说,“从乡村回来后,我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视野和思考变得更敏感。” “‘公开课’不是重返乡村的终点,只是其中一个呈现环节。随着地域特色、受众需求的改变,我们的讲述方式也要不断调整、创新。”面试者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的郑小千说。去年,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农村文化礼堂试点创意设计,项目团队负责老师常常提醒:“作为乡村的外来者,不光要说,更要倾听。”那些有意无意听到的事,成了今天的青山湖文化礼堂中点点滴滴的美丽细节。 接下来的一周内,10位浙江美术馆“重返乡村的视野:乡村艺术公开课”执行志愿者将陆续接到确认电话,4月中旬,他们将组团前往安徽黔县碧山村考察。可以肯定的是,下次见面,在“浙”里诗意栖居的梦想,又将注入新的“美”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