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邵琦)温度计的指针飚升到65℃。杭州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队长程本,身着40公斤的作战服,和队员们拿着泡沫枪,持续地往火场中喷射泡沫。豆大的汗珠滴洒在地上,火场内的火势不断减小,直至熄灭。 这一幕,发生在7月22日中午。持续的高温加大了火灾和各类突发事件的隐患,也增加了消防指战员们的工作量。冒着酷暑和高温,烈火英雄们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那日,在程本的邀请下,我们来到他所在的中队,跟着他体验了消防队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感受到消防指战员听到警铃声响、放下筷子就出发的紧迫,体会到穿上厚重战斗服的闷热,也亲历了绳索攀爬的艰辛。程本说,他们每天都是这么过的,虽然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战火海 65℃热浪里的坚持 “余杭区南苑街道钱塘社区五组着火并伴有爆炸声,需要支援!”7月22日中午11时35分,中午饭吃了不到一半,广播里就响起了警报声。 丢下碗筷,程本便和6个队员一起冲向车库,穿上战斗服,登上了消防车。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分钟。 我们掂了一下消防队员的战斗服,沉甸甸的。程本说,足有40公斤,冬天穿着都会出汗,高温天更像是钻进了蒸笼。 “饭吃到一半就出警的情况在我们看来是很正常的。有时候我们洗澡洗了一半,身上还都是肥皂泡沫,就得赶往救援现场了。”程本对我们说得很平静,但转头面对同行的消防员时,却还是一再关照他们要注意安全。 程本于1997年12月加入消防队伍,至今已参加过7500余次各类灭火救援任务,曾获得“浙江省模范人民警察”“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多项殊荣,也经历了不少生离死别。 “其实我们每一次出警,都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每次看到消防员牺牲的消息,都会感到非常伤心。”程本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2013年1月1日,尹进良等3位消防员不幸牺牲。“那几天,我正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突然就听到他们牺牲的消息,第一次感觉死亡原来离自己这么近……”说着,程本看着窗外,眼眶里闪出了泪花。 25分钟后,我们抵达火灾现场。程本迅速把思绪拉回,带着队员冲向火场。此时,室外气温已达36℃。 经初步了解,起火房间为单层家庭作坊,约30平方米,里面堆放约两吨工业甲醇。余杭区消防救援大队已派出3个中队进行救援,特勤大队也派出专业力量前往支援。 跟着程本一起,我们来到距离起火房间10米远的地方,温度计显示,此处气温已超过65℃,仅过5分钟,穿着T恤的我们全身已被汗水湿透。 “甲醇起火不能用水,不然会越烧越大。”见到有居民拿来一桶桶水准备往里泼,程本及时制止,并让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有我们在,你们就放心吧!” 接着,程本指挥队员们拉好泡沫枪,对准着火点。一阵阵工业甲醇混搭着塑料燃烧的异味,不断从火场传出。几分钟,我们就被熏得睁不开眼,而程本一直盯着前方,指挥队员们灭火。他的汗水像雨点一样,从脸上滴洒下来。 1个半小时后,火势得到控制,火场外的气温,也降到了50℃。程本脱下战斗服,泼出里面的汗水,“哗啦啦”地洒了一地。 “甲醇是危险化学品,火势蔓延非常快,周边又住着大量居民,非常危险。”回去的路上,程本说,他所历经的消防救援中,危化品事故扑灭难度和危险最大。比如,2016年12月12日,杭州朝阳轮胎厂火灾,燃烧的是橡胶制品,高温、有毒浓烟集聚。“当我们从火场撤下来时,头发、脸庞,但凡裸露在外边的身体都被橡胶燃烧后的浓烟熏得漆黑,人好像从黑油锅里捞出来一般。” 最让程本记忆深刻的,则是去年5月20日,萧山一冷库发生的大面积氨气泄漏事件。他回忆道,当时作业区有两名工人被困,他带着4名队员身着厚重的重型防化服,在水枪掩护下深入内部,整整作战3个多小时,最终将泄漏阀成功封堵。两名被困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被成功救出。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物质对身体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当你真的身处现场时,必须就是逆火而行的那一个。这就是消防人的职责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