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院时,张医师从自己家里带鱼带肉给我吃 都市快报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主任张松英教授的办公室来了四个特殊的客人,浦江的王女士夫妇(化名)和她的一儿一女。
一见到张松英教授,王女士上前拉住她的手,激动地说:“张医师,我带我儿子女儿来看你了,20年过去了,你看看,他们都长这么大了,没有你就没有他们啊。” 20年后,当年的患者 带着一儿一女来给医生拜年 王女士,浦江人,1998年,她29岁,已结婚四五年的她,月经一直不正常,有时候三四个月才来一次,一直怀不上孩子。这期间,她寻遍中医西医,中药吃了不少,还是没怀上。“那个时候在农村里,女人怀不上孩子,头都抬不起来。”王女士说。 “你去杭州检查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女士的表姐在杭州工作,她让王女士到杭州医院看看。 王女士来到杭州,找到妇产科医院不孕不育科,细述自己的病情。“医生,如果没希望的话,我只能去领养一个孩子了。”王女士和当时还在妇产科医院工作的张松英医生说。 “别着急,先做检查看看。”张医生一边安慰王女士,一边开出了检查单。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王女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排卵,才导致她的不孕。 “你这个问题不大,可以解决,不要有压力。”张松英的一句话,为王女士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接着,她开始接受促排卵治疗。 然而,在促排卵的过程中,因为多个卵泡发育,发生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王女士一度出现了很严重的腹水,紧急住院治疗。她和张松英医生的缘分也就此更加深入了。 “我住院后,是张医师管我的,对我真的很好。知道我是外地的,伙食不好,时不时从自己家里带鸭肉、带鱼给我吃。这个味道,我至今忘不掉。” 住院一个月后,待身体恢复良好,王女士继续接受促排卵治疗,1998年6月,通过人工授精,顺利怀孕诞下龙凤胎,儿子重3斤,女儿重3斤4两。 如今,两个小家伙都已长大成人,并考上了大学。 看着儿女出息、家庭幸福,王女士连连感慨:“没有张医师,就没有我们一家人今天的幸福生活。” “王女士当时不孕,就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机会少造成的,我们检查发现她的输卵管是通畅的,并且卵巢上小卵泡很多,因此不需要做试管婴儿,通过促排卵和人工授精就怀上了。现在两个孩子学业有成,我也很高兴。”张松英说。 她患子宫内膜癌就差切子宫了 如今儿子五岁 一家三口生活幸福 林女士(化名)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张松英后,张松英对她说的一句话:“你敢不敢搏一下,我们赌一把,一起努力。”就是这句话,给了她勇气,也圆了她当妈妈的梦,让她的家庭幸福完整。 6年前,林女士30岁,结婚一年多,一直没怀上孩子。去当地医院检查,显示子宫内膜癌,并且做出来的切片不是特别好,当地医生建议林女士为安全起见,切除子宫。当时家里人都瞒着她,帮她联系了杭州和上海的医院进一步检查。 到了杭州和上海,也做了相应的切片检查,结果也不好。家里人都劝林女士,直接切了子宫算了,孩子没有可以去领养一个的。虽然打内心里一万个不愿意,那时的林女士,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切子宫前,她找到了邵逸夫医院的张松英教授,最后努力一把。 “你还没有生孩子,如果就这样把子宫切掉,你会有遗憾的。你敢不敢搏一下,我们赌一把,一起努力。”听到这句话,林女士眼泪刷一下流了下来。 林女士开始在张松英教授的指导下,定期吃药,每隔3个月做一次宫腔镜复查。吃了一年多的药后,张松英教授检查,认为林女士符合做试管婴儿的条件了。在张松英教授的帮助下,林女士顺利怀孕,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如今,林女士的儿子5岁了,上幼儿园,活泼可爱,一家三口的生活,幸福美满。 “我现在回想起来,当全家人都劝我放弃时,是张松英教授的坚持和鼓励,成全了我为人母的幸福。这份温暖和温情,一辈子忘不了。”林女士说。 手机里都是患者发来的 宝宝照片和报喜短信 看到患者圆梦最有成就感 “张院长,我于2019年1月22日生下男宝宝一枚,3220克!非常感谢你的帮助,让我实现了做妈妈的心愿!祝您身体健康!” “张主任,送子观音,2018年在邵逸夫医院找到您做试管婴儿,在您的帮助下顺利怀上两个宝宝,2018年9月26日,孕38+1周诞下一儿一女。是您圆了我做妈妈的梦,谢谢您!” “张医师,我的宝宝出生了,姐姐4.8斤,妹妹6斤,感恩您在人生历程上给予的帮助,这么多年汗水与泪水的交织,才迎来新生的喜悦。谢谢您!” “张主任,还记得我吗?我是那个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肝功能损伤,在您这边看了两年多的患者。在您的帮助和治疗下,我于近日在邵逸夫医院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宝,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等宝宝大一点,我们一起来看您。谢谢!” 张松英教授的手机里,经常会收到曾经治疗过的患者发来的报喜短信和微信。 看着照片里一个个活泼健康可爱的小宝宝,感受着曾经的患者初为人母的喜悦之情,张松英的心里暖暖的,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 这是张松英和患者之间流淌的温度,不炽烈,却细水长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