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讯 (记者 李雪红 通讯员 庞楚楚)“浙江移动微法院”平台上线运行已有一段时间,拥有在线调解、法规查询等多项功能,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关键字“浙江移动微法院”就可以直接使用。 这个看似和我们大部分人没关系的小程序,却帮了王大华一个大忙。前几天,王大华收到一条“余杭法院”的开庭通告短信,里面不仅有他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还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案件编号,甚至还有法院和公安的强制措施说明。 看到这条极具迷惑性的短信,王大华想到,前段时间他在微信小程序里使用过“浙江移动微法院”,便立刻点击“我的案件”进行查询,发现他并没有任何涉案信息。他又打电话给认识的法官确认,终于确定这是一条诈骗短信。事后,王大华说:“没想到‘移动微法院’还是一个防骗神器。” 今年以来,余杭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一直着力推进“互联网+审判”工作,借助于“浙江移动微法院”平台,旨在通过指尖的便捷操作,让每一个老百姓感受余杭法院新时代的新作为。“移动微法院”使用十分便利,微信立案、线上送达等大部分环节都可以一键操作,实现“指尖诉讼”和“掌上办案”。 在执行案件中,可以通过“移动微法院”,将相关执行事宜(类似查封、扣押、拘留)等节点信息实时向申请执行人推送,申请执行人也可以向法院执行干警发送执行线索,有效解决当事人与法院不对称的问题,方便了当事人和承办人的沟通,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被告双方是江苏老乡,都在余杭打工。2017年张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后一直未归还。李某向余杭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张某拒不申报财产,法院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的决定,张某于2018年12月10日被公安机关协助控制并被司法拘留。之后,张某家属多次与李某协商,双方通过电话协商约定一次性支付70000元,对于余款32000元及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放弃执行。 李某人在国外,口头约定没有法律效力。法院承办人让申请执行人李某通过“移动微法院”的认证,进入掌上法庭,李某当即表示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事宜及其执行请求,并同意对本案作结案处理。 临近过年,各种要账、催债、讨薪相继增多,建议大家在维权过程中多长个心眼,仔细甄别收到的短信,可以像王大华那样通过“浙江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查询确认,如果不会操作,可以直接到余杭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有专人协助您认证。 (文中人物系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