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人:
项弋平
(77岁,退休前是图书馆工作人员)
如有来世,请你再为我理发,我为你梳头,好吗?
3月15日,离清明还有半个月,我们就收到项弋平给妻子的一封信:
我和妻子孙芝玲的相识,就如同邓丽君唱的一首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么熟悉……”两个从未谋面的人似曾相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吧。1971年5月1日,在西湖孤山下的浙江图书馆,我们喜结连理。
妻子是一名车工,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带出了一个又一个徒弟。她还是一名好妻子、好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和孩子们。她一双巧手,不仅会缝衣、织毛衣,还会理发。结婚后,我就再没去外面理过发。
她整整为我理了43年的发,用坏了好几把推子;43年中,我的头发由乌黑变成花白,再由花白变成全白,她也渐渐由如花少女,变成中年、老年。
2007年,她患病后,时常要住医院,在病房里为我理发,医生、护士都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最刻骨铭心的是,2014年2月,她已被病魔折磨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仍挣扎着为我剪了最后一个头,那么仔细,那么执着,好像要把终生的爱都放在一刀一剪中,然后“啪”的一声,推子跌落在病床上,“我实在剪不动了。”
一滴眼泪从她眼角滚落下来,几天后,2月6日,亲爱的芝玲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68岁。她用聪慧、勤劳、朴素、善良滋养了我的一生,使我感到来到这世上也没有白来一回。
我虽然不会剪头,但为了报答,我会为她梳头,一边梳,一边为她摘去青丝里的白头发。芝玲,如有来世,请你继续为我理发,我为你梳头,好吗?
看完信,我有些感动。
当天,我在半山颐养院见到了77岁的项大伯。他戴一顶鸭舌帽、一副600度近视眼镜,穿着朴素,曾在浙江图书馆工作,是研究馆员。
“清明节快到了,今年是她去世第三年,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写了个把月,修改了三四遍。”项大伯说。
他刚搬来养老院半个月,问他还习惯不?他说,蛮好的。他谈着对妻子的感情,感觉得到仍然满怀爱意。
“她叔叔是图书馆中层干部,那年我从武汉大学毕业分配到浙江图书馆工作,她叔叔带我去家里见面,第一面见到她,很熟悉,有一种前世认识的感觉,就像邓丽君唱的‘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大伯边唱边挥手),谈了一年左右,我们在图书馆结婚,在会议室搞了一个茶话会,领导主持婚礼,我们的同事都来了,一起唱样板戏。”
“我妻子非常善良朴实,衣服都是自己缝,不舍得在外面买,毛衣自己织,我们的生活到了快退休,两个儿子工作了,才慢慢好起来,虽然艰苦,但是蛮幸福的,从来没吵过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