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浙江第一码头就来了许多人。大家捧着黄白菊花,等候在船边。
杭州市殡仪馆和杭州市殡葬行业协会主办的杭州市第二十四次骨灰撒江活动在这里发船,共有112位先人的家属报名参与,这个数字比往年都要多,因此往年一船来回,今年跑了两趟。
“浙生”送父母从内蒙回杭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撒江船,出发了。”现场,一位大伯手持小型摄像机,边解说边拍摄,整个吊唁仪式过程都被他用摄像机拍了下来。
老人名叫李学锦,今年68岁。“我的父母都是杭州人,是铁路上工作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生活在杭州。我和哥哥都是在杭州出生的,我们的小名跟这里很有关系,我小名叫浙生,我哥哥叫杭生。”
在李学锦18岁时,因父母工作调动,一家子都去了内蒙古包头。“后来杭州的直系亲属都没有了,我们就再也没回来过,有些远一点的亲戚还书信、电话联系,但50年了,第一次回到杭州。”
前天,李学锦夫妻和弟弟弟媳、妹妹妹夫六人坐了26个小时火车来到杭州,带着父母亲的骨灰盒。“我父母在杭州生活得比较愉快,一直对杭州念念不忘。他们在世的时候就有去世后把骨灰撒入钱塘江、归于自然的遗愿。”
1994年前后,父母俩先后去世了。因为包头与杭州距离遥远,子女们不知道如何将骨灰带到杭州撒江,所以父母俩就落葬在包头的公墓里,一入土就是20余年。可父母的遗愿总是留在子女的心中,时时记挂着。
前段时间,李学锦在网上看到了杭州市第二十四次骨灰撒江活动开始征集报名。“我很激动,马上联系杭州这边的殡仪馆和殡葬行业协会,表达了想把父母带回来魂归钱塘江的心愿。”李学锦在上海的大姐和在内蒙古的二哥身体都不好,下不了床,他们来不了现场,所以他想把撒江全程记录下来,刻成碟寄送给姐姐、哥哥和四舅,留给他们做个纪念。
司仪在台上念悼念词时,摄像机镜头后的李学锦眼眶红红的,噙着眼泪,他的弟弟沉默地坐着,神情哀伤。
念到李学锦父亲的名字时,李学锦和弟弟、妹妹下楼,捧起覆盖满黄白菊瓣的花篮,将骨灰与鲜花一起撒入江中。
生态安葬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自1989年以来,杭州市通过骨灰撒江活动,共有1573位先人以这种方式回归大自然,名单里有著名的文学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夏衍,其余更多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
昨天的现场,一位家属说:“母亲做出这个选择时留了一句话:骨灰撒钱江,情谊留人间。她常常说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给后代多留一块绿地,多好。”
今年是推行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指导意见》的第二年,它明确提出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骨灰撒江是一种环保又节地的生态葬法,市民对此接受程度已越来越高,参与人数也逐年增加。
六堡附近,竖有一块江葬纪念碑。到了清明节,亲人可去碑前凭吊。今年3月31日,杭州市殡葬行业协会将在纪念碑前举行一场集体纪念活动,曾参与过骨灰撒江的亲属可以前往怀念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