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左一)正在社区巡查。
方磊今年46岁,到松木场社区做社区民警10个年头了。大多数工作时间里,他都是背着自制的社区笔记,在社区里走动。
为了能和社区里的上班一族聊上天,他每天下午4点到4点半期间,都会在社区的几条主要道路上来回地走。
“不和他们(居民)聊天,怎么知道最近社区里有什么问题?”方磊说。
“聊什么呢?”
“就是聊聊家常,还要告诉他们夏季怎么防盗。”方磊说。为了能和上班族聊上天,他特地每天推迟一个半小时下班。
近三年来,松木场社区外部盗窃案发案率为零、重大恶性案件零发案,这一切,都和这个爱聊天的社区民警分不开。
居民来找他肯定有回复
2007年,方磊刚到松木场社区,每天习惯性拿一只重达10斤左右的包在社区穿梭,包里是记有社区各种情况的笔记本和资料。“这算我一个工作习惯吧,便于核对、及时发出整改意见,做到心中有数。”方磊说。
方磊还有个习惯,不管老百姓有什么事儿来找警察,他一定会给对方一个回复。“不管办不办成,及时给对方反馈,这是一份尊重。”
方磊听到居民抱怨比较多的,是社区里一位70多岁的李老太太。一言不合就跟邻居发脾气,这个独居的老太太,成了左邻右舍避之不及的“狠角色”。方磊了解到,老太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成家立业,而老太太最牵挂的,是三儿子小李。
方磊给小李打去多个电话,劝他回家陪陪妈妈,一开始,都被对方挂了电话。3年前,一个下雪天,赌气的李老太太穿着拖鞋跑到街道,方磊把老太太背回了家。再打电话找小李,小李虽然没回来,但语气有了变化。方磊趁着小李回家取东西的时候找他聊天。“了解他有什么需要,帮他解决。与人交往不就是这样吗,要想着解决别人的难处。”就这样,方磊帮小李和老太太申请了社区的补助,一起找好了做生意的店面,还教小李如何和女友相处。小李搬回了家里,现在已经成了孝顺儿子,每天帮母亲擦身、做饭,脾气也渐渐温和了许多。
他成了“社区活地图”
松木场社区里,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老娘舅”,而方磊也能八九不离十地说出社区每户家庭的情况。
从刚接手松木场社区开始,方磊每天的上班时间都比别人多两个小时。上午上班早半个小时,晚上下班晚一个半小时,正是这样,一年下来,他比别人多干600个小时,27年下来,他比别人多干16200个小时,这16200个小时让他和居民走得很近。
社区的一点一滴,方磊都熟记于心,他对自己社区的事情如数家珍,对讲了千百遍的防盗知识不厌其烦……
松木场社区老年人比较多,方磊几乎是挨家挨户地说:夏天到了,空调声音大,小偷翻窗时不容易听得见,要在窗户上挂个风铃,或者自己就地找几个空酒瓶,在窗门边摆好。巡逻时发现电动车的钥匙没拔,窗户没关好,他就留下提醒的小卡片。方磊来了以后,小区的盗窃发案率逐年下降,近三年来,小区的外部盗窃案发案率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