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闹市区停车难,有一个原因你想过吗?
道路公共泊位日均周转率最低1.9次
伦敦、华盛顿、香港等城市,规定时段和区域内,限停2小时怎么让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车位周转率高起来?
屏风街“一位难求”,车辆只好停在路中央。
伦敦、华盛顿、香港等城市,规定时段和区域内,限停2小时
怎么让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车位周转率高起来?
谁都知道闹市区停车难,但奇怪的是,还是每天有无数车前往。当然,大家都有原因,上班的,逛街的,看病的。其实,临时路边停个车,办个事,谁都能理解,但就怕有些人占着车位不放,总是不开走。
记者昨天从市城管委市区道路停车监管中心得到一组数据:今年6月,杭州闹市区的道路公共停车泊位,日平均周转率(早8点至晚8点)仅为4.5次。也就是说,每辆车要在泊位里停2小时40分钟左右,远远低于国外。
周转率低,泊位少,闹市拥堵
杭州的“停车难”,一直困扰众人。
其实,城市最主要的停车设施,应该是停车场库,以及小区和单位的停车空间。但由于杭州的实际情况,2008年停车新政出台,无奈之下只能划出了不少道路停车泊位辅助。
市区道路停车监管中心停车科负责人表示,道路停车位对杭州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人流、车流密集的闹市区,如果有车辆长时间占用车位,就会导致车位的周转率不高,“停车难”便会愈演愈烈。
数据显示,今年6月,杭州闹市区的道路公共停车泊位,日平均周转率(早8点至晚8点)为4.5次。也就是说,每辆车进泊位平均要在里面停2小时40分钟左右。“我们理想的状态是,市民最好使用公共交通进闹市区,无奈开车,最好到马路边即停即走,或是停入地下空间。”
欧美:城市中心地带限停2小时
其实,为了缓解城市中心地带的交通,欧美等国和我国的香港地区走在了前列,相关数据显示,平均日周转率都高于6.0次。
记者查找了一些数据:
伦敦市区,为了引导驾车人减少停车时间或干脆改乘公交车进城,不少区域最长限停2小时。
华盛顿特区,周一至周六,早7:00至晚9:30,除配有所属区域停车证的车辆停车外,只允许其他车辆停2小时。
中国香港,在不妨碍交通的地点设立了1.78万个路旁临时停车位,规定最长停车不能超过2个小时,以保证路边停车位不会长时间被占用。
杭州闹市区泊位周转率最低仅1.9次
数据还显示,杭州闹市区中,有10个“寸土寸金”的停车点,泊位周转率特别低。
6月,10个点的泊位日周转率(早8点至晚8点):
二圣庙前 1.9次;
仙林桥直街2.5次;
屏风街 2.7次;
东平巷 3.2次;
吴山路3.3次;
将军路3.3次;
长生路3.2次;
麒麟街3.3次;
广福路3.3次;
仁和路4.0次;
记者探访
地点
1
二圣庙前
南侧11个停车泊位 日周转率(12小时):1.9次
北侧连排违停,一天内“顶牛”不下10次
二圣庙前,是中山路沿线的一条小支路,道路本很狭窄,因此只能设置了南侧单边泊车位。但却没有制止诸多车停在道路的另一侧,形成了“单边泊车位,却是双边停车”的局面。若有相向车辆同时行驶,“顶牛”现象无法避免。
停车收费员肖师傅告诉记者,周边小区居民和单位占车位很厉害,因此,找不到车位,很多车就违停,“顶牛”一天内不下10次。
路边美发店老板说,“交警每天要来抄两三次车牌、贴罚单。但他们还是停。”
地点
2
屏风街(中河路—延安路)
两侧150个停车泊位 日周转率(12小时):2.7次
路中央都是闪着“双跳”的临时停靠车
屏风街两边多是商铺,和很多地方一样,附近居民和单位员工长期“驻扎”泊车位,是屏风街泊车流转量低的一个原因。
下午2点54分,望眼过去已经没有空余车位,碰巧有一个空位刚让出来,实算幸运,一分钟之内便有车辆“补位”。
停车位“一位难求”,驱车而来发现没有空余的泊车位,很多司机只能打起“双跳”,在马路中央停下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屏风街中央并列横着停着四辆车,把原本就不宽的马路堵得严严实实:两侧的泊车位都已有车停,一辆白色宝马和一辆黑色雷克萨斯“两两相望”又停在泊车位边上马路中央。记者问及为何停在路中央,白色宝马车主也表示无奈,“我在等朋友办事,很快就能出来,没地方停,就只能暂时这样靠靠。”
地点
3
仁和路口北段
西侧18个停车泊位 日周转率(12小时):4次
地面泊位“争破头”,地下泊位“空荡荡”
仁和路两旁多是老式居民房,泊位本就很少,附近又是省中医院,车位更加紧俏。
其实,离仁和路几步路远的湖滨银泰地下车库,地下二、三层共有570个停车位,却是另一番景象。
下午4点18分,记者到地下车库时,屏幕显示仍有B2和B3两层共272个空车位。该地下车库的停车管理员告诉记者,他们实行的是和地上一样6元/小时的收费标准,如果在湖滨银泰消费满300元还能免费停车2小时。
“仁和路找不到空车位,湖滨银泰的地下车库却少有停满的情况。一样的收费标准,市民却愿意在仁和路争破头找空位,还不惜违章停车。”仁和路停车收费员刘师傅说,其实不要怕麻烦,多走几步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