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市场如何进一步让人“花得值、玩得好”? 每日商报 近日有网友“晒”出一笔旅游账单:在某个时间段,从北京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的机票价格比前往广州的价格还便宜,考虑到越南当地的民宿价格和景点票价,感叹“国内游比出国游贵”。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由于不同客源地、不同目的地、不同往返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旅游产品报价差别较大,但国内旅游市场确实需要多修炼内功,让游客们进一步体验“花得值、玩得好”。 贵和便宜,不宜简单类比个例 从网友热议不难看出,随着人们出游经验日益丰富,国内国外旅游元素相近的目的地日渐“被PK”:例如,日本北海道和我国北方冰雪游胜地雪乡,泰国普吉岛和我国南方旅游胜地海南……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分析,通过比较个别旅游目的地来得出“国内游比出国游贵”整体的结论并不科学。在不同客源地、不同目的地、不同往返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旅游产品报价可能差别非常大。 首先,目的地在不同的旅游季报价并不相同。记者23日通过在线平台查询,今年“五一”小长假,从上海到泰国普吉岛的往返机票报价超过4000元,同期往返海南价格则不到2000元;而搜索明年元旦假期,上海往返海南的机票报价则是往返普吉岛的近2倍。 其次,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地不仅是热门旅游城市,也是我国经济活动活跃的城市,有较为坚挺的商旅需求,因此机票、酒店价格往往不容易出现“极低价”;而海外不少目的地往往以旅游为支柱产业,同一目的地在淡季旺季报价相差悬殊。 再次,旅游花费还和目的地及旅游机构市场营销活动有关。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暑期出行旺季我国国内跨省游人均消费2800元,出境游人均消费则达到6000元。 价格只是一方面,更关心出行体验 游客关心的不仅仅是价格,更多地注重出行体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文化旅游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分析,随着更多的人将旅游休闲看作“幸福必需品”,人们期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综合、优质、专业兼具个性化的产品供给和出行便捷度更好的公共服务,但在国内有的热门城市,上述供给还相对稀缺。 上海市民张晓玮坦言,之所以选择出国游,除了想要体验和领略不同风土人情,她感到国内游比较容易“心累”。黄金周、小长假期间自驾前往杭州、南京、黄山等地,沿途经历高速公路一路堵车后,迎接她的又是“人山人海”。而用相近的花费前往相对“冷门”的境外目的地,就能更充分地放松。从体验度、舒适度考量,国内旅游,尤其在旺季,性价比不够高。 退休后一直在全国各地旅游的重庆人周红梅表示,国内多地旅游纪念品大同小异,甚至有些景区也“撞脸”。“第一次花一百多元去一处影视城,那是看新鲜。到了第二处、第三处发现差别不大,不管多热门的‘IP’都会产生审美疲劳,让人觉得花了冤枉钱。” 国内游也并非全是“槽点”。消费者林琴说,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日趋规范,类似“青岛大虾”这样的宰客事件大幅减少,选择品质较高的旅游产品虽然价格高些,但体验还是不错的。国内绝大部分目的地相对安全,加上部分境外目的地旅游签证办理较为繁琐,她更青睐国内游。 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力 面对来自出境游的压力,国内旅游目的地应该如何应对? “各地还应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消费者出游‘花得不值、玩得不好’等痛点,打好‘体验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通过不断提升游客出行体验来增强与全球目的地‘同台PK’的竞争力。” 一是引入更为科学的客流管理和预警手段。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楼嘉军说,在交通方面,相关地区可考虑推出应季的“铁路+景区”便捷、便宜的交通方式,打通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减少高速公路堵车情况;在信息化方面,各地应做好游客“热力分布图”,及时提醒游客分流;各个目的地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游客出入景区效率。 二是进一步打好“个性牌”。何建民建议,旅游目的地可以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特点,开发出独特的旅游产品及纪念品,增加高品质的文体旅融合项目。未来我国“假期供给”方式还可以更加灵活,这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出行体验。 三是继续精准治理扰乱市场行为。各地监管部门还应完善消费者痛点发现机制,对近年来人们关切的“在线预订乱象”“游客信息安全‘黑洞’”“酒店卫生乱象”等扰乱市场行为精准治理。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对2018年以来尚未出台降价措施的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全面开展门票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价格评估工作,以游客集中出行时间段为重要节点,降低景区偏高门票价格水平。
■相关新闻 “五一”假日国内旅游 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
记者4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 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劳动节假日四天,亲子、研学等形式的家庭游成为热点,拉动了文化、休闲、餐饮等消费。文化和旅游消费额在501元至1000元之间的游客比例最高,为38.0%;游客平均外出停留时间为2.25天,较清明假期增长9.5%。 “五一”假期 全国交通运输形势总体稳定 记者4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5月4日15时,未接报重特大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总体运行平稳,全国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公路方面,全国共投入班线客车、旅游包车约67万辆,4天预计完成道路客运量约1.8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同比略有下降,降幅约1%。初步统计,全国高速公路(不含西藏、海南)日均交通流量为5202.8万辆次,同比增长10.95%;重点监测的全国36个景区周边日均交通量同比增长8.23%。 路网监测显示,京津冀地区的京沪、京港澳、京藏、大广等高速局部路段,长三角地区主要过江通道及江阴、苏通等跨江特大桥,珠三角、成渝等地区的城际间主要通道,大中城市周边通往热门景区路段、通行能力较低的瓶颈路段,在假期出程和返程高峰时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时拥堵,但拥堵时长、距离均较往年有所下降。 交通运输部信息显示,截至4日15时,全国未发生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严重公路损坏或阻断事件,未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拥堵现象;各级海上搜救中心共处置较大以上突发事件2起。 ■评论 国内游为何给人“贵”的感觉? 公允地说,“国内游比出国游贵”是一个伪命题,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结论缺乏说服力。旅游产品是一个复杂体系,受到不同客源地、不同目的地、不同往返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产品报价差别较大,不能单纯用价格进行类比。“国内游比出国游贵”的结论虽不成立,但背后的逻辑并非一无是处,国内游确实给游客“贵”的感觉。 一是门票贵,地球人都知道,在国内旅游,旅游景点的门票很贵。越有名的景点,门票价格越高,比如天山天池215元、张家界天门山门票258元、横店影视城的套票高达720元。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游门票开支在旅游消费中占比接近22%,排在交通、购物、餐饮、住宿和文化娱乐开支的前面。二是套路多,比如到一些景区游玩,在大门口买了票之后,发现景区远在数公里外,必须再花钱坐景区观光车才能到达;到了景点之后,精华部分还可能要另外购票。三是宰客狠,这也是一些旅游区出了名的潜规则。个别地方旅游市场秩序差,饮食、购物、住宿、出行等环节都暗藏宰客风险,游客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认老乡”卖珠宝产品就是一个宰游客的老套路,游客花数千、数万元买下的“好货”其实可能是50元的地摊货。 等价交换是最重要的市场逻辑,旅游贵不贵,不是看花了多少钱,而要看是不是等价交换、物有所值。国内游给游客“贵”的感觉,正是因为有时候物非所值,这才是国内游市场必须直面的真问题。“贵”的问题,存在于旅游业当中,但不只是行业问题。就像景点门票,定价权往往不在景区手上,收入也不完全归景区所有。所以,规范旅游市场,让国内游更省心、更舒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合力破解。 据新华社、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