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渔民: 多亏了当年东海鱼多 才让他成功娶到老婆 围观祭海大典的人群中,有一位81岁的老渔民——陈瑞龙。他是虾峙镇礁岙村人,16岁开始出海,62岁上岸,现在仍然精神矍铄,走路飞快,赛过年轻人。 他回忆说,虾峙镇除了极少一部分从事其他工作以外,人人皆渔民。“我们一满16岁,就会出海捕鱼。” 年轻时,陈瑞龙尝尽了海上的艰辛,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痕,包括30岁那年,一次差点落入大海,还好机灵,掉落瞬间抓住渔网爬了上来。 他还遇到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海难,吕泗洋海难的幸存渔民之一。1959年4月11日,舟山数千渔民在江苏省吕泗洋渔场生产时突遭10级以上大风袭击,共沉船230艘,死亡1178人。 “我那时候就知道,木帆船抗风浪的能力太差了,吕泗洋海难中,机帆船一艘都没有出事。”当年21岁陈瑞龙刚刚新婚不久。 说起自己的婚姻,他说多亏了出海捕鱼的经历,才抱得美人归。 “我老婆是温岭人,她表哥在礁岙打工,住在我们家隔壁。那个年代,物资很少,那时候东海鱼多,又没有冷库、冰块,我们捕上来的带鱼、鲳鱼、大黄鱼吃都吃不完,经常接济他。有一次聊天,我妈随口说了一句,帮瑞龙找个老婆吧,结果他一口答应。他写了一封信回温岭,就敲定了我跟老婆的事情。我们见面都没见面,她就从温岭嫁过来了。结婚那天,我才发现,老婆真的很漂亮。” 在海上,陈瑞龙见识过无数大海的馈赠,比如现在极其罕见的中华锦绣龙虾。“这种龙虾我们都不要吃,把它煮熟了之后,肉挖出来,把壳带回家里,用木板钉上,挂在墙上作标本。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在陈瑞龙眼里,他赶海那么多年,吃过无数的海鲜,最好吃的还是鲳鱼、鳗鱼、墨鱼、鳓鱼,带鱼吃肚皮。 “不出海后,我种种花生、番薯,一年也有四五千元,够用了。其实,我现在还想出海,帮人管管船,但是没人肯收留我了。”言语中,他透露着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