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话筒一台电脑 法官一个人30分钟在线完成案件审理
一个话筒,一台电脑,在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法官萧方训一个人仅用了30分钟在线完成了一起案件的当庭审理。本该一起出现在法庭上的原告在家里,被告在1200公里以外的律师事务所内,而记录三方庭审发言的书记员则是一个“机器人”。
西湖区人民法院是第一批试点用AI机器人的法院。目前70%的案件可以通过这个AI机器人协助,法官萧方训就可以一个人完成一场案件的评审。在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这个机器人甚至可以听懂萧方训的温州方言。
人工智能当上了书记员 30分钟完成一场判决
最近,在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的庭审现场,萧方训敲响法槌后,“审判长:现在开庭……”字样就已实时出现在“机器人”书记员的笔录中。
萧方训的面前是一台电脑和一个话筒,身后的墙上左右两边各挂着一台显示器。显示器里实时同步的是萧方训、原告和被告的视频,左边还有一串不断跳动的文字,记录了评审过程中三方的谈话。
这个机器人实际上是一套智能庭审语音识别系统,它可以同步记录庭中法官和诉讼参与人说的话,并出现在后面的大屏上。迟延不超过300毫秒,不时进行自动纠错,准确率远超过普通书记员。
这个机器人书记员并不是第一次上岗。
2016年3月,国家提出继续深化司法公开,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同年6月,西湖区人民法院率先引进阿里云人工智能ET系统试点,智能系统承担起“书记员”的角色,同时互联网法院系统的成熟,也让远程开庭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原告和被告不一定要出现在庭审现场,在家里只要有电脑和摄像头就可以参与庭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