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本卖手机 疯狂买版权 巨资造汽车
乐视七大生态几乎全线亏损
乐视深陷资金迷局,贾跃亭尚能笑否?
复盘乐视,2014年是个关键节点。当年7月,乐视超级电视和盒子因为严重违规,被广电总局点名批评。不久后,有人察觉贾跃亭在海外滞留5个月未归。对此,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项目考察”和“身体不适”。
不过,贾跃亭还是回来了,并向全体乐视员工发了一封题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在最颠覆”的长信。这与后来“蒙眼狂奔”的说法如出一辙。从信中多次出现的“颠覆”“重新定义”等字眼中,人们不难读出他的野心。
在之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乐视从一个二流的视频网站和电视行业的黑马,膨胀成为涵盖电视、影视、手机、体育、汽车、金融、云计算等七大生态、涉及上百家公司的“巨无霸”。
在乐视的文化中,“蒙眼狂奔”代表着勇气和无畏,但这个词更多时候让人联想到盲目和风险。现在回过头去看,乐视眼下的危机,从贾跃亭激进地将自身定位为多个行业的破局者和颠覆者的那天就埋下了。记者 梁应杰
补贴!补贴!补贴!
2015年4月14日,乐视在北京召开整整一天的发布会,上午聊生态,下午发产品。除了到场的近千名记者,包括徐克、黄晓明、邓紫棋等演艺界人士也来捧场。
这也是贾跃亭归国后最重要的一次发布会。他看上去踌躇满志,现场还与明星玩起了自拍。当然,发布会焦点还是在乐视首次发布的超级手机上。
在介绍完自家手机相关配置和技术创新后,贾跃亭挥挥手,大屏上出现了一张BOM(物料清单),详细列出小米、三星和苹果的硬件成本和销售价格,并计算出一个加价率。其中iPhone 5的加价率最高,三星Note 4次之,小米Note是20.4%,而乐1的这项数据为-0.7%。
在同行们不停打价格战的时候,新入局的乐视手机扒掉了手机行业的“底裤”,打出第一张牌:不赚钱。对此,贾跃亭的解释是,乐视不靠硬件赚钱,靠的是后期生态服务获取利润。
基于国内互联网界盛行的“免费即最贵”理论,乐视手机的战略定位并非没有道理。不过,它得以成功的前提,是乐视手机要拥有足够大的用户量。在量变转化为质变前,乐视手机只能亏本销售。
据业内人士了解,在补贴最高峰时,乐视每卖出一部手机亏损上百元。如果按照它公布的1700万部累积销量、每部亏损100-200元计算,亏损额就达1.7亿-3.4亿元。这还不包括库存折算、人员、市场费用等成本。
在乐视手机前,贾跃亭吃过“战略亏损”带来的甜头。2012年,乐视首创互联网电视,也是靠“性价比”撬动市场。2014年和2015年,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分别为150万台和300万台,对应亏损3.8亿元和7.3亿元。
按照乐视控股副董事长刘弘的估算,今年乐视电视的出货量在500万-600万台;依靠1000万台的市场存量,以广告、会员、配件等方式实现盈利。
然而,在乐视七大生态中,靠烧钱获得盈利可能的,乐视电视是唯一一个案例。去年,乐视出人意料地控股了易到专车,与Uber、滴滴出行比拼“烧钱”。按照易到高峰时每天100万单、每单7元的补贴计算,一个月得烧掉2.1亿元。即便这样,易到仍然只能屈居网约车的第二阵营,且屡屡陷入融资受挫的传言。
在新一轮互联网浪潮中,补贴成为争夺市场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过,目前没有企业像乐视一样,在多个领域持续烧钱。“烧了一部分钱,但资金调度没有规划好,导致戛然而止。”这是贾跃亭反思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