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是经济学上的通胀警戒线
输入型通胀和劳动力价格推高CPI指数
货币超发并不意味丧失紧缩空间
策划/一舟 文字整理/记者 陈恩挚 题图摄影视频/记者 许卓恒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1.0%;PPI同比上涨6.6% 环比上涨0.9%。与之相对应的是,央行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如何看待“CPI同比上涨4.9%”这个数据?2011年的通胀压力和趋势如何?近日,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院长谢作诗教授、财通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金赟先生走进本报《财经三人吧》,与我们分享近期通胀预期、经济形势及未来趋势等方面的见解。
谈CPI构成
直观估计与公布数字
存在偏差是正常的
吧主: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5.2%;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6%。请问二位如何看待这些数据,以及当前的通胀形势?
金赟:券商此前普遍预测1月份的CPI涨幅会超5%,一般在5.2%-5.5%的区间。4.9%的增速低于市场预期。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各种商品及劳务价格加权统计出的总体物价水平。市民一般对必需品,例如食品的价格变动较为敏感,其价格涨幅相对非食品项要大得多,1月达到10.3%;但同时,许多耐用品的价格事实上在回落,例如家电、电子产品等,而耐用品的消费远不如必需品频繁。由于主观感受具有很大偏向性,因此老百姓对于通胀的直观估计与公布的数字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
谢作诗:经济学把5%看做是通胀警戒线。其实,4.9%还是5.1%,没有本质的区别。4.9%低于预期,但当前的通胀形势并不容乐观。所以,央行才会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随着收入的增加
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下降
谈权重调整
吧主:国家统计局此次按照制度规定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降低了食品权重,提高了居住权重,并引发关注和争议。二位有何见解?
谢作诗: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即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其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会下降。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调食品在CPI计算中的权重,有一定的合理性。
金赟:为提高基础数据的可比性,CPI权数每5年要调整一次。2011年伊始,统计部门按照制度规定对CPI基期与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事实上,权数调整对本月CPI数据的影响很小,新旧两套同比数据仅相差0.024个百分点,从结果上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受双重影响
未来调控压力不小
谈稳定物价
吧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经济要突出稳定物价。面对通胀压力,政府有可能通过加息等手段进一步收紧银根,一些学者又担心收紧银根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请问二位如何看?
谢作诗: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通胀压力还是不小。一方面,今年年初北方的大旱等天气原因可能会继续推动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是却缺乏收缩货币的激励,国际油价、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创新高,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金赟:我和谢教授的观点一样。但值得关注的是,近一年以来低端劳动力价格出现显著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会系统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助推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循环上升。
谢作诗:如果物价过快上涨,会扰乱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肯定对经济不利。所以,必须控制通货膨胀。
金赟:历史上货币超发较多,提升通胀预期,管理层肯定要想办法收回来。当然,政府也会根据经济的运行态势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动态的调整,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