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十六声:浅谈天竺石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4-15 16:01   

编者按:

数月前作《古石名品青莲朵》一文,花间兄与我商榷,认为青莲朵并非绝对的太湖石,应为产自杭州三天竺一带的天竺石,并列举天竺石之特点与太湖石、湖州卞山石之异同。天竺石,今天了解者不多,多有混为太湖石类的情况,作为一个历史石种,此篇便是考证天竺石历史情况的文章,特分享于诸位读者,以供交流探讨。

---南薰

相关阅读:

从“芙蓉石”到“青莲朵”中国最早的御苑赏石

山中若有眠,灵隐四月的云烟等你去“枕”

1

引言

唐会昌二年(842年), 71岁的白乐天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次年的仲夏日里,他在洛阳为好友牛僧孺写下了千古名篇的《太湖石记》。文中有“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族次焉”的论述,作为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第一篇全面阐述太湖石收藏及鉴赏的散文,它给予了杭州天竺石足可媲美太湖石的定位。笔者以历代文献为依据,考察了灵隐飞来峰等地的地理环境,试图勾勒出天竺石从隋唐至明清的发展历史,进而折射出我国传统赏石文化的兴衰。

2

天竺石所在

↑灵隐飞来峰(灵隐管理处供图)

天竺石,其色非青非紫,带绿带白,玲珑多窍,因产于杭州天竺山而得名,颇受历代文人雅士所喜,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笔者详究其质地应属于石灰岩,类似太湖石,产地仅限于杭州西湖景区飞来峰---莲花峰一带,此地水系共有两处,分绕飞来峰南北山麓而过,称为北涧(冷泉涧)、南涧,据《天竺山志》记载,下天竺寺后有一块水波石,石上有纹理如水波,旧时汇水至此。又据《西湖文献集成》详细记载飞来峰一带有“月桂、伏犀、丹井、永清、偃松、冷泉、韶光、白沙、石笋、腾云、弥陀”等泉眼共十六处,可见此地水系之丰沛。又据《武林旧事》记载:灵隐天竺周回数十里,岩壑尤美,诸洞嵌空玲珑,莹华清润,虬龙瑞凤,如层华吐萼,如皱谷叠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沿冷泉涧分布了大面积裸露的石壁。明代文人王洪称这些岩洞曲室玲珑、石壁嵬怪特异。

灵隐门前冷泉溪(灵隐管理处供图)

↑飞来峰龙泓洞“息羽听经”摩崖(至微堂 奚珣强 摄)

3

因奇而灵

对于杭州天竺石,最早记录可见于《水经注》,书中所言“孤石壁立,大三十围,顶上四开,状似千叶莲花”说的便是莲花峰顶孤石。

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西天竺僧人惠理游历至此,看到此山峰秀庄严,如“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便名之飞来峰,在此开山建寺。传孙吴赤乌年间葛洪亦曾隐居于此,东晋永和年间又有许玄字远游者曾建“思真精舍”于此。据《异苑》载谢灵运出生后不久便由居住在飞来峰的杜明甫收养,谢灵运后有诗作《三生石》载于《灵隐寺志》。

清初佚名刻本版画《吴中胜景图咏》中的飞来峰及周边建筑

自魏晋起,儒释道的文化开始向天竺石渗透,而其中最显著的是佛教文化。莲在佛教中是佛的象征,“莲花峰”“莲花石”等名称背后都与佛教有深厚的联系。可以说魏晋时代是天竺石审美由“奇”向“灵”转变的时期。

飞来峰宋元造像群(灵隐管理处供图)

4

因灵而文

隋开皇九年(589年),杭州建城。仁寿二年(602年)隋文帝杨坚敕建神尼塔于飞来峰。灵隐天竺渐渐成为杭州城外一个宗教文化气息浓郁的风景游览地。文人常自城内舟行至灵隐天竺一带游玩,与寺中僧人的思想交流频繁,天竺石也因其灵奇而为文人所爱。在随后的唐宋时代,天竺石开始受到世人极大的关注。

飞来峰《西湖风景》摄影集 1911年

唐长庆三年(823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冷泉亭记》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给了冷泉亭至高无上的评价。他认为冷泉亭“山树为盖,岩石为屏”,寻丈之地却集中了自然界最旖旎的风光。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赴洛阳营造履道坊宅院。《池上篇(并序)》载:“乐天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从杭州至东都洛阳,二千一百七十里,他千里迢迢将天竺石带到了洛阳宅院,不仅让宅院丰富多彩,也给家居的诗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在这一时期白居易留下了许多关于石头的诗。在他的推动下,欣赏天竺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文人间广泛传播。

灵隐寺《西湖风景》摄影集 1911年

白居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之后,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体验天竺灵隐的出尘世外,欣赏天竺石的奇俊。唐张祜有诗云:“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其中“峰顶莲”就是前文所述莲花峰顶的孤石。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隐思想在宋代得到了普遍接受,欣赏天竺石便成为追求中隐思想的象征之一。

北宋元佑四年(1071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他多次游灵隐天竺,也酷爱在冷泉亭欣赏山水。元佑六年苏轼离任时受赠天竺石于天竺寺僧慧净。由于众多名人对天竺石的推崇,使得灵隐飞来峰成为唐宋时重要的奇石产地。北宋晚期兴建艮岳而掀起的花石纲北输也波及天竺石,灵隐涧中很多奇石便在北宋末年时因花石纲被运走。

5

居庙堂之高

宋代皇家园林的造园风格趋向于文人园林,灵隐飞来峰作为西湖第一山林,具有峰石林立,洞壑万千的独特景象,加之自唐以来以石为主的山林欣赏趣味的成熟,南宋皇家园林出现了对飞来峰的写仿,灵隐飞来峰高仅百米,山尽露骨,石皆嵌空玲珑,相传有72洞,行走于此,便如行走在园林的大假山中。

冷泉亭《西湖风景》摄影集 1911年

据《上天竺讲寺志》卷之十三《废弛》载,灵隐涧中的奇石“伏虎栈”与辩才手植山茶,俱为朱勔所取而送入汴梁艮岳。而在南宋,皇城大内后苑与德寿宫均对飞来峰进行了写仿。据《武林旧事》所载,“禁中及德寿宫皆有大龙池、万岁山,拟西湖冷泉、飞来峰。若亭榭之盛,御舟之华,则非外间可拟”。南宋皇家园林的飞来峰现早已无迹可寻,但从现存南宋的宫苑画中查找线索,可以发现南宋宫廷画家赵伯驹的《宫苑图》图中就绘有大假山,足有旁边二层楼阁的高度,宫女们列队穿行假山底部的山洞,推测这很可能就是南宋宫中仿飞来峰堆叠大假山的真实写照。

南宋 赵伯驹 《宫苑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周维权先生指出:“宋代皇家园林比起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少皇家气派,而更多接近民间私家园林”,这种现象在南宋更为明显。相比其他时代的皇家园林所包含的帝王雄心,内容富有九州、四海、万物,以及蓬莱三岛等神仙境界,南宋皇家却独爱杭州西湖、灵隐飞来峰景色,并多次仿建。又如南宋平原郡王韩侂胄的南园景色也“类绝香林”(香林是飞来峰射旭洞的别称),南宋恭圣仁烈宅的假山也疑似与南宋皇家“飞来峰”欣赏趣味有关。灵隐飞来峰就在杭州城郊,一天之内就可多次游赏,可是南宋皇室并不满足于只是游赏,还要在皇家园林中重复模仿和再现灵隐飞来峰之景,足见其园林文化价值之重要。至此,天竺石在隋唐单纯的小规模置石实践,到南宋时期却因皇权推动,上升到庙堂之高,成就了它的历史巅峰。

↑飞来峰射旭洞(花间十六声

射旭洞旁山石(花间十六声

射旭洞山路(花间十六声

5

处江湖之远

↑射旭洞 俞樾题刻 (至微堂 马鹰摄

明清是江南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掇山艺术作为传统园林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技术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江南出现了张南垣等大批专业叠山匠人,私家园林形成了无园不石的局面。明代文人袁宏道在《飞来峰小记》的开篇写道:“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这种以飞来峰为西湖第一林泉的深刻烙印自唐宋一直传承到明代。南宋出现了以飞来峰为叠山蓝本的非唯一性选择,而在明代近乎成为唯一范本。清代文人造园家李渔指出叠山的最高境界是“变城市为山林,找飞来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将飞来峰天竺石写仿行为提升到造园理论的高度,推动了城市山林的营造实践。清代胡雪岩芝园的假山掇叠即以飞来峰天竺石为模本,享 有“擘飞来峰一支,似狮子林之缩本”的美称。

苏州狮子林假山(陈泉永 摄)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紫藤花开大爱洋葱 摄)

↑杭州胡雪岩故居假山(杭州凤凰山管理处供图)

6

结语

综上所述,天竺石对宋代以后的造园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其漫长的发展历有明显的美学特征,天竺石欣赏也成为追求中隐理想的一种象征。文人的题咏和推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主要和长久的推动作用,使其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 而历代造园家的叠山实践和理论总结使其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授权转载自微信号:供石观(ID:Scholars-Rocks),致谢!

▼延伸阅读▼

一片树叶,一方摩崖,一副茶挂

西湖野洞惊现北宋摩崖,完好如新!

北宋那些杭州市长们在湖山间留下的“精神舍利子”

来源:微信号:供石观(ID:Scholars-Rocks)  作者:花间十六声  编辑:郭卫
返回
5居庙堂之高宋代皇家园林的造园风格趋向于文人园林,灵隐飞来峰作为西湖第一山林,具有峰石林立,洞壑万千的独特景象,加之自唐以来以石为主的山林欣赏趣味的成熟,南宋皇家园林出现了对飞来峰的写仿,灵隐飞来峰高仅百米,山尽露骨,石皆嵌空玲珑,相传有72洞,行走于此,便如行走在园林的大假山中。↑灵隐门前冷泉溪(灵隐管理处供图)↑飞来峰龙泓洞“息羽听经”摩崖(奚珣强摄)3因奇而灵对于杭州天竺石,最早记录可见于《水经注》,书中所言“孤石壁立,大三十围,顶上四开,状似千叶莲花”说的便是莲花峰顶孤石。飞来峰《西湖风景》摄影集1911年唐长庆三年(823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冷泉亭记》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