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一个春雨天,至微堂访古小组,寻至西湖一处古洞,刚入洞内,墨黑无光,耳畔凉风飕飕,手电光照处,惊起蝙蝠四飞,小心踏着烂泥地,滑至洞底,于微光处,猛现一处题刻,匆匆录得释文而返,细考后,竟是二百余年前嘉庆二年(1797),吴越国王钱镠三十世孙——钱泳的题名。
“嘉庆二年二月四日,金匮钱泳携琴来游,小愒,烹茶而去。”
千年前的钱鏐王,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句,尽显浪漫本色,而八百年后的世孙钱泳,祖上风雅基因,并未随年月的流逝而消褪。此处题名,“携琴”“小愒”“烹茶”等语,仿佛让我们回到二百年前,钱泳只身一人,携琴至西湖幽洞,品茗小憩的场景。或许那时的琴声,同样惊得蝙蝠四飞,但于纷扰处,寻一处世外石窦,调一段幽幽古曲,品一壶淡淡清茶,独处那么一些些时光,就是当时文人的日常。钱家的男人们,浪漫起来,真称得上风月无边。此处题名,简直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续篇,至微堂访遍西湖各题名,就内容而言,钱泳题名可定为风雅第一。
↑至微堂“钱泳烹茶题名”拓片复刻
此处题名,未见任何史料,细究其书迹,为钱泳最擅长的隶书,钱泳本人也精于镌刻碑版,该题名石刻,娴熟精妙,刀刀见功底,极有可能是其亲自操刀携刻而成。
钱泳(1759—1844)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清代中叶无锡名噪一时的学者,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祖上于南宋建炎初,由杭州南渡避居台州(所号“台仙”或与此有关),宝庆中迁无锡堠山,明嘉靖间再迁金匮县泰伯乡,清嘉庆五年迁居常熟。
↑至微堂茶挂
西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的产地,历史上,自唐宋以降,此地饮茶成风,特别是南宋时,斗茶之风盛极一时,而普通百姓家的茶居、商家茶楼的小馆内,往往以名家丹青、书法墨迹,作茶挂之选,而在文人士大夫中,最风雅之首选,当以金石拓片妆点,仿佛在一小小茶空间内,完成了一片树叶与一块山石的对话,足不出户,即愉悦于天地山野间。
金石摩崖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重,寻访西湖周边历代摩崖石刻,可见前人题刻多为众友雅聚,或携琴、或伴茶、或酒欢。
搜集几品与茶有关的摩崖石刻,分享众友,以共享古人之趣,添茶室之精神。
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载:“岁贡,见旧志载,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产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者名‘白云茶’。”
↑至微堂“芗林”茶挂
天下尽知西湖龙井茶,而少闻下天竺香林茶,此“芗林”两篆书,即位于下天竺香林洞口,清.释六舟在审订《续修云林寺志.金石门》时,把此两字断为宋字,当为可信。
“芗林”两字,也是早于西湖龙井的香林、白云、宝云三茶在湖山间的唯一历史实证。
“灵根永茂”四字隶书,为清康熙年间某文士,在西湖群山间某峭崖上所刻。唐《茶酒论》称茶为百草之首,万木之花。唯灵根永茂,方可再传茶道千年。
今人似不太可能如钱泳携琴至西湖幽洞,品茗小憩。但可挂一副茶挂于雅室,焚一柱清香,烹一壶清茶,放一段音乐……不亦快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