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杭州消防往事
2024-11-08 10:28:09杭州网

南宋京城图(城内十二防隅官屋和吴山上的东、南、西望楼)

“城隍山上看火烧”,这是南宋时杭州老百姓的俗语。它是怎么从宋代传到了今天?

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水火无情,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在两宋时期,做了哪些消防方面的工作?北宋时苏东坡在杭州两次任职,他又推出了哪些和消防有关的举措?南宋临安府(杭州)消防管理体系是怎么个布局?

本文为你慢慢道来。

苏轼在杭州,治水也治火

杭州老“市长”苏轼(字东坡),是众所周知的大文豪,也可称为是一位治水名人。但他在杭州推出的防火措施,却鲜为人知。

苏轼在杭州两次任职:第一次任杭州通判,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熙宁七年(1074),他36岁至39岁之间;第二次任杭州知州(“市长”),是在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至元祐六年(1091),他54岁至56岁的时候。

通判之职,主要是辅佐知州处理公务。但苏轼也对西湖水利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决定对杭州已淤塞的六井,进行大规模的畅通性修复。

时隔十五年后,苏轼到杭任知州,对杭州的所有工作都要一肩挑了。他经过调查,认为摆在第一位的要务,是要全面整治西湖和兴修杭州的水系工程。他一面打报告上奏朝廷,一面在民间筹措工程经费。经过努力,从朝廷拨得经费一万七千贯,募捐也得了一万七千贯,凑足了三万四千贯的工程费(据南宋钱币博物馆的屠燕治先生估算,如果折合成金价比较,每贯相当于现今的600元人民币。34000贯相当于人民币8160万元)。

资金落实后,苏轼首先用于对西湖的治理、杭城百姓的生活与消防用水水源方面的建设,整治和扩大了流入西湖的两条大溪流。一条是金沙涧(据施奠东主编《西湖志》载:金沙涧是西湖最大之天然水源,由西北两涧汇合而成,始于灵隐合涧桥下)。古代,西湖上的船从水路可直接通往灵隐;另一条是长桥溪,源出方家峪,在莲花峰前北折经长桥注入西湖,全长约1.5公里,以供给西湖活水。

苏轼还在杭州城内房屋密集处,凿井储水,挖建了许多水井和蓄水池。《苏东坡与西湖》(朱宏达、朱磊著)一书载:苏东坡为确保用水,将原来易破裂的竹水管改为瓦筒水管,将瓦筒放置在石槽内,上下用石板固定,虽然增加了费用,但大大提高了供水系统和水井的工程质量,使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有了更进一步的保证。

当时的皇城开封已有了专职的潜火军(消防队),苏轼也将开封的消防管理办法带到杭州,重视消防的“火备”工作。

苏轼认为,防火和灭火的立足点都在于“防”:一是防于火灾发生之前,不让火灾发生;一是在火灾发生之后,不使灾难扩大,尽可能缩小火灾范围,减少火灾损失。苏轼特别重视对消防设施、消防队伍的建设和消防器械的制造。他派专人制造灭火用具:如大小桶、水囊、麻搭、斧锯、云梯、火叉、火钩、大索(绳索);成立潜火队(救火兵)100多人;建瞭望塔,塔上有人瞭望,每当发生火灾,立即出动灭火。就这样,杭州城市的消防管理有了初步的雏形。

南宋火灾频频

林正秋所著《南宋京城杭州》中,记录了南宋时期(1127年—1276年)的149年间,临安城的火灾有47起。如绍兴元年(1131)十月大火,民多露宿。绍兴二年(1132)五月大火,殃及数千家;十二月又城内大火,燔及吏部、刑部、工部、御史台等官府民居。绍兴六年(1136)十二月,大火延烧万余家,百姓冻死街头者甚多……

那么多的火灾发生是有原因的:杭州从东南都会一跃而为一国首都,不到一百年里人口翻了一番,到1275年已逾百万。比今天小得多的杭州城,如何容纳下这么多人呢?

按照学者徐益棠20世纪40年代在《南宋杭州之都市的发展》一文中的论述,当时南边凤凰山一带为富人区,也是皇宫所在地;城北的贫民区则都是“多层建筑”,正立面窄小,进深却很大,底层差不多都开有店铺或手工艺作坊——这很有点像现代人住的“鸽子笼”,每座住宅平均要容纳10户人家。

如此密集的人口,加上房屋多是木制结构,难免火灾频频,连皇宫也未能幸免。

1132年6月的一场大火中,火势在一小时内绵延六七里,烧毁房屋数千家。南宋最精美的建筑群、宋高宗养老居住的“人间仙宫”德寿宫,也在1206年2月2日,被大火烧了个精光。

据《杭州通鉴》有关“辛酉临安大火”的记载,南宋嘉泰元年(1201)3月28日夜,临安宝莲山下起火,继而火势蔓延,大火连续4天,烧毁御史台、司农寺、太史局、军器监、皇城司等多处重要建筑,延烧近六万家,烧死59人,城中庐舍,十毁其七,百官都就舟而居,受灾人口十八万余人。因是辛酉年,史称“辛酉大火”。步帅(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夏候烙因临安城大火时酒酣未醒,未指挥扑救。消息传开,朝野震怒,夏候烙因此被罢官并逐外地。

南宋法令汇编《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在州失火,都监即时救扑,通判监督,违者各杖八十。虽即救扑,监督而延烧官私舍宅二百间,都监、通判,杖六十,仍奏裁。三百间以上,知州准此。其外县丞、尉并镇寨官,依州都监法。”

也就是说,州城失火,都监和通判必须立即组织消防员灭火,否则要被处以“杖八十”的刑罚;如果大火焚毁官私舍宅200间以上,都监与通判即使尽力救火,也要被处以“杖六十”的刑罚。

而在“第一线”清河坊火场指挥灭火的临安府知府丁常任(1142年—1228年),居然在御史台西的小巷中找到一口古井,扒开后,泉水如涌,灭火中派上了用场。事后丈量,井深近20米,井边宽3米多,据说这个水井还是苏轼守杭时挖凿的呢。

这个时候可以看出苏轼的功绩了,他在杭时挖掘的水井、水池,惠及后世。

城隍山上看火烧

上城区政协文史委所编著的《吴山大观》一书中,有对于“城隍山看火烧”的描述:“数城隍山地势最高,只要派人上山日夜瞭望,看到哪里起火,就指挥人去哪里扑救。”

南宋的消防措施,在和火灾的不断抗争中建立起来。北宋后期出现的专职消防队,到南宋时期的杭州,已经建制完善。当时的消防官兵共有5100人,并在人丁密集处设有8座九米高的望火楼,哪里有烟火升腾,楼上哨兵就会发出警报,白昼以举旗为号,夜晚则悬灯为号。旗帜或灯笼的数目标志着火灾发生的位置。

姜青青在《咸淳临安志》中复原的“京城四图”中,标有南宋时城隍山上有一座“南隅”的“防隅官屋”,并在城隍山上标有“东山望楼”“西山望楼”“南山望楼”三座望楼。望楼上的潜火兵,若发现紫禁城内有火灾,白天挥动三面旗帜,晚上挥动三盏灯,将火灾的信息立即发送出去;若发现城内火灾,则白天挥动两面旗帜,晚上挥动两盏灯;若发现城外火灾,则白天挥动一面旗帜,晚上挥动一盏灯。挥旗和灯的信号,犹似起到古时烽火台的作用。

正是这个缘由,住在城隍山附近的老百姓,只要一听到救火的声音,便一哄而上地跑到“城隍山上看火烧”去了。“城隍山上看火烧”,遂成了形容杭州老百姓看热闹的一句俗语。

一旦发生火灾,所有驻军皆被调动。整个步骤已和现代消防制度十分相像,用来望火的望楼更是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中的首创,对后世影响巨大。

那么南宋人是怎么灭火的呢?从水桶、水囊、水袋、麻搭、锯子、斧头到云梯、唧筒、灯笼和防火衣。其中“唧筒”,类似现在戏水时的水枪,利用活塞原理来远距离灭火,这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消防泵。

而水袋、水囊多用猪、牛的膀胱制成,起火时盛满水投掷,水囊被烧穿或破裂,水即流出灭火。

南宋杭州处处有井,河道遍布,取水很方便。政府机构等要害部门以及富户权贵家中,也都有蓄水池。夜间巡逻士兵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察看火烛,如有情况,立即通知消防队。

在这样严密的消防制度下,火灾的扑灭率大大提高,比起前人单纯以隔火墙来阻挡火灾,已是相当大的进步。

火灾后的安置很人性化

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杭州就分片划区,人、财、物落实,有全职消防员队伍和行之有效的一整套消防管理体系。史学家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对此作了高度评价:南宋杭州的消防组织是“当时世界上所有城市中最完善的,已与近代城市消防组织相类似”。

在伊永文的《行走在宋代的城市》一书中,记载了宋代的消防责任制:若着了火,由仰探的军人,骑着“望火马”,飞驰报告巡检,如果都巡检因故未到,便由这一地段的治安官吏厢巡检负责去救。

如果去巡检的那地方遥远,其他军巡使等官吏先到,便要立即指挥穿着上有番号的“消防队”(穿有区别各军的“火背心”),和救火的“水行人”,与失火的“本主”,一起灭火,以免使远处屋舍连着起火。

对于灭火积极者,政府给予优厚的犒赏,“消防队”中有重伤者,政府还差官员去探望,并负责请医生治疗。

淳熙二年(1175)11月3日,皇宫内火起被扑灭后,“消防队”均得到10贯至300贯不等的赏赐,重伤的将官和轻伤将官,各得200贯与150贯的医药钱,重伤人兵和轻伤人兵,各得70贯与40贯的医药钱。

值得称道的是,南宋对火灾后的安置很人性化。灾民不仅能有临时住所,寄居于船、寺庙等,还有一定的救济金可以拿。

据徐益棠《南宋杭州之都市的发展》记载,1208年4月15日,一场大火摧毁了皇宫以北的街区,火势持续四昼夜。59人丧生火海,大约有58097间房舍烧毁,大半杭州城被夷为平地。

当时,政府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有5000多人住进了佛寺、道观,困难家庭还领到了救济金,每个成年人可以领到铜钱500文和大米2升半,儿童则减半。

1132年8月的一场火灾,政府准许灾民去城边小山的佛寺过渡,并发告示:凡贩卖竹子、防雨草席、木板者皆可免税,房租亦暂停缴纳。

宋代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罚相当严厉。《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故烧有人居止之室者,绞。从及为首而罪不至死,各配千里,从者配邻州。”从上可知,纵火罪一律要判死刑,罪不至死者也要处以流刑。

和陆游同时期的南宋人周必大邻家失火,烧到其宅。过后,周必大与其余五十余家邻居全部被当作起火者,抓入牢中问罪。

按刑律,平民要判几年流放,官员则被革去官职。为不连累无辜者,周必大一人独揽罪名,最后削官为民。也应了好人有好报的老话,秦桧死后,周必大时来运转,一举当上了南宋宰相。

延伸阅读

望仙阁下“古灶房”, 疑为南宋“防隅官屋”

丁云川

2011年秋,鼓楼外的望仙阁建成,市有关部门开了一次历史文化研讨会,对望仙阁地下挖出的“古灶房”派何种用途进行了探讨。

“古灶房”派什么用场?我拜访了当时的市文物考古所唐俊杰副所长。

唐俊杰介绍,“古灶房”遗址是2010年5月开始发掘的,出土了龙泉窑、越窑、景德镇窑、定窑产的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等,样式有碗、盘、炉、瓶、觚、簋、盆、罐、钵、盅等多种。同时出土的还有青砖、板瓦、长条砖和鸱吻等建筑构件,以及宋代钱币100多枚。经考古断定,此处应是南宋时期的“古灶房”,大小灶头还留有用火的痕迹。

若能解开“古灶房”用途之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查阅史籍,做了以下推断。

当时在临安城内东西南北,上、中、下隅及各城门附近都设有“防隅官屋”和“望楼”,每个“防隅官屋”都屯驻官兵,协同救助火灾,此外“或有吵闹不律公事投捕,即与厢察觉,解州陈讼”,相当于集防火(消防)、防盗(公安)于一身。

《乾道临安志》《梦粱录》都提到,南宋临安的朝天门设有“防隅官屋”。“古灶房”所在位置恰恰就在朝天门(今鼓楼)内。再看“古灶房”出土的文物,鸱吻很可能是南宋“防隅官屋”的建筑构件。因为在古代,只有官方色彩的建筑,如宫廷、官府、庙宇等建筑物上才会出现鸱吻。

《南宋临安两志》记载得更细,朝天门所属的行政区划是“右一厢”,此处“防隅官屋”的屯驻军兵是102人,主要职责一是防火;二是防盗;三是调解民事纠纷;四是指派望楼旗(灯)手;五是分派和管理巡铺的巡警。

这102人的办公和生活起居,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古灶台”出土的大量实用瓷器,以及两个大水池和两处大灶台,很可能就是为这102人的日常生活服务的。

望仙阁挖出的“古灶房”究竟派啥用场?我初步得出结论:那里很可能就是南宋时肩负多种行政职能的“防隅官屋”所在地。这一论断得到了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林正秋会长的认可。唐俊杰副所长也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可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丁云川 戴维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澎湃正能量 传播好声音 庆祝第25个中国
冬天的第一份温暖 杭州外卖“小哥”们已收
双11礼遇节倒计时,杭州中国丝绸城钜惠来
新手司机上高速迷路被急哭 高速交警暖心护
好消息传来! “烧伤妈妈”能下床走路了
司机酒后失忆误认代驾“顶包” 醉酒驾驶终
“打烟机”? “赌博机”!临安警方重拳打
明明是同样的气温,为何感觉秋天比春天更冷
400多名毕业生被假冒国企招聘骗8000
考研禁用精修照片 这一要求是基于怎样的考

杭州影像


缺口百万、月薪过万...

频繁回港避风渔船“...

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昨...

大国重器!杭州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