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 会看光满万家楼。 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只将菱角与鸡头。 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北宋 · 苏轼 每年六七月的江南,都会持续天阴有雨。时值江南梅子黄熟,此时温高、湿重、雨多,器物容易受潮生霉,故亦称“霉雨”。唐朝林宽的“败屐阴苔积,摧檐湿菌生”,便是描写梅雨天物品极易受潮霉烂的诗句。 而我们熟悉的苏轼苏东坡,大约在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写下了这阕《南歌子·湖景》。 词的上阕写的是他整治西湖的场景:从古岸上开挖出淤泥,碧绿的水流淌在新开的水渠里。之后笔锋一转,也许是想到自己屡屡受挫的政治抱负,像这梅雨天一样潮湿,让人不爽,所以“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下阕与上阕呼应而层层递进:在端午碰到了梅雨连绵,似乎是把自己的余生寄托在一叶小舟上任其漂流,而舟侧又遇到杂草丛生的菱角和菰根,浮在湖面。但苏轼终究是豁达之人,湖面的月光让他乐而忘忧。 这阕词的意境,和苏轼的名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颇多共通之处。 而这阕词的背景却值得玩味:在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当时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先是救灾,之后开始整治西湖。首先是修造堤堰闸门,把西湖水和钱塘江潮水分离开来;又修复六井,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修筑成长堤供人来往,这就是“苏堤”的由来。 在这个时候,大功告成的苏轼应该是意气风发的,但他也许是预感到了时局对他并不友好,或者,他知道自己的“大嘴巴”容易招惹来灾祸,所以写下了这阕《南歌子·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