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方志,一座城 | 《清波杂志》,南宋周煇所著,十二卷。内容涵盖宋代名人轶事、典章制度、风俗物产、气候饮食等多方面。该志是宋人笔记中较为著名的一种,为后人研究宋代社会制度以及保留宋代已佚诗文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内禅于光宗,典礼之盛,周煇在临安城亲眼见之,并记录在了他的《清波杂志》当中。此时的周煇已经63岁,位于后洋街的祖居早已毁于陈通之乱,后来地块成了蕲王府。兜兜转转间,他又回到杭州,居住清波门南,往来湖山,把酒赋诗,安度晚年。他一生不仕,却多入仕之友;家藏万卷,也行万里之路。 绍熙三年(1192年),周煇在“自序”中写道,“早侍先生长者与聆前言往行,有可传者。岁晚遗忘,十不二三,暇日因笔之。”天南海北,甚至连金国都留有他的足迹。回忆往事,周煇把平生所读、所闻、所见、所游,记录成集,以居所清波为名,取名《清波杂志》。另有《清波别志》三卷。就这样,两宋政坛风云、各地风俗物产、南宋城市景象等社会百态,如万花筒般呈现在这些志书当中。 寻常细事见春秋 何为“杂志”?唐代刘知几在其《史通》卷三中有所提及,他认为《杂志》是地方志中的一个篇目,列于《天文志》《艺文志》等之后,补充史料,相当于丛谈、笔记。周煇好友在推荐《清波杂志》时便说,“虽寻常细事,多有益风教,及可补野史所阙疑者。” 初次翻阅《清波杂志》,也许不知逻辑,每一卷由诸多短文组成,共计十二卷。但其实,短文内容多以类相聚,如几篇短文均记述同一人或同一类人物等;记述所言辩证公允,譬如,在《玉盏玉卮》中,他写蔡京怂恿宋徽宗生活奢侈;在《东西园》中,他写蔡京毁民屋数百间,只为建造园林;但在《蔡京二事》中,他也写下其办事能力强之事实。于是,在周煇笔下,苏轼、王安石、司马光、蔡京等人,立体形象,读罢如看完一幅宋代群臣图册。 易安诗句永流传 都说古清波门一带多才子佳人。如今,柳浪闻莺,西湖风光,还有一座为纪念李清照的“清照亭”隐于水杉林中。相传李清照晚年也寓居清波门一带,她去世时,周煇将近三十而立。 据周煇所记,他遇见了李清照的族人,在他们口中听闻到这位女诗人的“爱好”。彼时的她,随丈夫居于南京,“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不仅如此,“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但联想其所作之诗“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便可深切感受到北宋覆亡后,她的心灰意冷、满腔愁绪。也许,她只是想借游览赏雪缓解心中对于家国沦陷之痛,借寻诗作对之由得到事务繁忙的丈夫的共鸣与关爱。 周煇对于李清照的评价颇高,也正因为他,李清照酬和其父之友张耒《读中兴颂碑》所作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才得以流传至今。这组诗句,借古喻今,痛快淋漓,表达出她对国家社稷的无比忧虑与关注。周煇称赞道,“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一位女子能有如此深思熟虑之言,不能不令世人刮目相看。 清代王世禛也写道:“李易安诗二篇,曩从陈士业《寒夜录》钞出,已入集中,忘其出处本周煇也。” 目之所及皆留痕 周煇的一生,游历丰富,见闻南北各地的风土民情、气候饮食、物产服饰等,多记于书中。 比如,北方地区,“笼饼、蒸饼之属,食必去皮”,妇女出行都戴着类似帷帽的“盖头”。浙右水乡一带,上至富贾下至贫民,盛行火葬。海南炎热,元宵节时人们已经开始穿纱衣。广南黎洞那边,妇女“非亲丧亦顶白巾”。而在南宋临安城这边,现在如果不是非得骑马或者吊唁,贵族子弟都不敢穿白衣。在当时的周煇看来,这些应该也算新奇有趣的事情,他便都记录了下来。 但对于有些习俗,周煇其实并不认可。宋人过年“送门状习以成风”,且往往派仆人骑马而去,在门外发出响动,留下“刺字”,未等回应便匆匆离去。有人出来看,才发现:“适已脱笼矣。”“脱笼”一词实在形象,周煇解释说:“‘脱笼’,亦为京都虚诈闪赚之谚语。”这里的“门状”“刺字”,即类似于如今的新年贺卡。在周煇看来,此类“群发短信”的拜年行为,着实虚伪了些,是“不诚之事”。 如今看来,这些都是有关南宋社会的一手资料,更显弥足珍贵。阅读《清波杂志》,犹如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宋朝,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那句名言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