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九月,教师节如期而至。看到外孙在为老师制作节日贺卡,不由得把我的思绪也拉回到了离我已经远去的小学时光。 1962年,我七岁,父亲领着我报名入学。那时入小学,既不查户口,也无需出示房产证之类的,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姓曹的教导主任。在他那间杂乱的办公室,他上下打量了我几眼,对我父亲说:个头还行。接着问我:几岁啦?我大声回答:老师,我今年七岁!老师笑了,点点头:还蛮灵光的嘛,数个数我听听!我说:好!我一口气背到30多。老师说:行了,行了,就到顾老师班上吧! 好不容易盼到了开学,学校总共一个班级,教室是一间堂屋,屋里放着七八张吃饭的方桌,六个人坐一桌,学生自带板凳,40多个学生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用拼音写着,“欢迎新同学!” 我的小学时代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年学校经费严重不足,中心小学教室不够,只好在附近租借老百姓家的空置房。教我们这个班的老师,一个叫顾亚珍,另一个叫黄欣芬,都很年轻。两个老师总是一人拎一个包,包里是孩子们的作业本。她们每天把收上来的作业本拿到办公室批改,第二天上课时发下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有一回,我在午睡时和同学交头接耳,被老师发现。放学后,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被老师带进教室。老师说,无论听课,做作业或做别的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否则会一事无成。然后,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我们几个趴在课桌上补睡一小时。这样舒服的“处罚”一般人肯定没经历过,而让我永远记得的,是老师语重心长的教导。 读二年级时,顾老师结婚,婚礼不在本地举行,原本教算术的黄老师代顾老师上语文课,她鼓励全班同学给顾老师写信。二年级的我,使出浑身解数,一口气写了两页纸。信的内容现在大多忘记了,但信末的一句话记住了。“顾老师,我好想你,请你在回来的路上给我们带几块喜糖”。黄老师在批阅时,作文中画了很多红线和红圈,还把信在班上朗读。顾老师回来时,她真的给我带了喜糖,并且表扬我,信写得很通顺,很有情感,老师谢谢你! 正是这很平常的一次作业,两位老师在教学上传神的配合,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 岁月冲淡了往事,但我却永远记着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老师,您好!这一份问候,不仅仅是在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