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我复原了宋代的茶筅
2022-10-31 10:54:53杭州网

陈金信复原的宋人用的茶筅。

陈金信做出的第一个近乎完美的茶筅。

日本客商告诉父亲,这叫茶筅,别看模样小,品质好的要卖几百元。如果我父亲能做出来,他承诺下几十万只订单

兜上一勺抹茶粉,倒入80摄氏度热水,用茶筅上下来回击打,直到茶粉与水均匀混合,建盏中只有丰富的乳白色沫浡(泡沫)。

举起茶碗,让沫浡顺着光滑的碗壁流入口中,唇齿间充满茶香。这就是古人的“吃茶”。茶筅击打的过程,叫“点茶”。

这些“门道”是我在做茶筅很多年后才知道的。

我叫陈金信,是茶筅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这项技艺,并不是祖上“传承”下来的,而是父亲和我两代人,花了十多年心血琢磨出来的——完完全全从零开始,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咬牙重来,才恢复出茶筅如今的模样。

故事要从我父亲说起。

1973年,我出生在浙江东阳。父亲是竹编手艺人,开了一家竹制品的加工厂,产品很大一部分出口去日本。

小时候,家里能看到各色的竹制品。我和哥哥们经常推着独轮车,帮父亲上山砍竹子。与竹的缘分,一结就是一辈子。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一位日本客商找到我父亲,手中拿着个形如扫帚的小刷子。他告诉父亲,这叫茶筅,是一种点茶工具。别看模样小,品质好的要卖几百元。如果我父亲能做出来,客商承诺下几十万只的订单。

父亲说,开厂那些年,从来没有一件竹制品的订单数是“几十万”。另外,他也被茶筅小巧的体积迷惑了,那些大竹篮子都不在话下,何况这么个小玩意?他当场就应允下来。

但后面一系列的磨难,超乎父亲的想象,甚至影响了我们整个家庭。

父亲花了将近6年时间制作茶筅,却始终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第一道关,就是取材。

外观上,茶筅由一截竹筒经过精细切割制成。那什么样的竹筒可以拿来做茶筅呢?父亲之前做的竹制品,都是竹子砍下来,直接加工制作,上油漆。但茶筅要接触直接入口的食物,必须是纯天然的。

父亲尝试着把砍下来的竹子在太阳下暴晒。但晒完后的竹子颜色发青,和样品的色泽不一样。

他又琢磨着用沸水煮,煮出一层竹油,擦去竹油后,再太阳暴晒。晒了十多天,等收回来一看,竹子全开裂了。光这一步,失败了好几次。最后发现,煮过的竹子先暴晒两到三天,再拿回来阴干,阴干几日,再拿出去晒,如此穿插,选材这关才算过了。

竹筅的上部,由内外两层、数百根有一定弯曲度的穗丝组成,下部为穗丝上的编绳、筅节、筅柄。按着样品的模样,父亲摸索来摸索去,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琢磨出了刮青、开架、弯头、挑丝等几个粗略的步骤,能做出有五分相似的东西,但和样品的精致度完全没法比。

就拿穗丝来说,一个优质的茶筅,上百根穗丝排列整齐划一,不仅每一根穗丝的粗细肉眼看不出区别,连间距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再加上每一根穗丝都有一致的弯曲度,这个弯曲度能让整个茶筅呈现出柔和、优美的线条。在点茶的过程中,靠这个弯曲度与碗壁碰撞产生的弹力,把抹茶与温水均匀打散,才最终形成水乳交融。

就是这个弯曲度,把父亲折磨得够呛。

起初,用工具刀卷好的穗丝是弯的,但时间一长,曲度消失,穗丝变直,弯度无法定型。

父亲想起过往的经验,竹编工艺都有模具,依着模具编好竹篾,形状就定住了。于是,他专门打造了一个铜制的茶筅模具,让穗丝贴着模具弯曲。为了定型,他想到要把竹子从生变熟,放进高压锅蒸煮。

刚蒸出来一看,挺完美的。父亲很高兴,以为问题解决了。第二天再看,穗丝又变直了。因为水蒸的温度还不能把竹篾变熟。

不气馁的父亲想到用火来烤。但火候很难掌握,火旺了,穗丝会烤焦。火太小,又起不到定型效果。

他又想到用加热的铁棒,就跟烫发棒的原理类似,用来给穗丝定型。这下,烫好的穗丝的确不会再变直了,但每根穗丝弯曲程度不同,歪歪扭扭。

父亲花了将近6年时间制作茶筅,却始终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我跟父亲说,你搞了这么多年,都搞不出名堂,我在外面做得好好的,干吗还要回来?而且我是做木匠的,又不是篾匠

别人可能打退堂鼓了,可我父亲不肯放弃,甚至有点走火入魔了。因为无心打理,竹编厂的业务量逐渐萎缩。

后来,父亲干脆关了厂,一头扎进茶筅的钻研中。但父亲做出来的茶筅,产品附加值不高,点茶效果一般,每个茶筅卖给客商只能赚几毛钱。

1996年,父亲干脆把家搬到了余杭径山——这里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他想看看能否从径山找到一些做茶筅的方法,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竹林,取材方便。与此同时,父亲还把在外打工的我叫回来,跟他一起干。

我学木工出身,当时在外面做木匠,有时当个小包工头,收入还挺不错。所以不太乐意。

我跟父亲说,你搞了这么多年,都搞不出名堂,我在外面做得好好的,干吗还要回来?而且我是做木匠的,又不是篾匠,牛头不对马嘴嘛。

父亲坚持说:“我手上已经搞了6年,有点经验了,你再接着搞,只要搞出来,肯定有好日子过的。”他还把客商下的36万只茶筅的订单给我看。

其实我知道,是父亲在茶筅上花了太多心血,不肯放弃。

但我还是蛮孝顺的,停下手中的活,回来跟父亲一起做茶筅。这样做了两年。家里反而入不敷出,吃饭都成了问题,连米都是去小店赊的。

这时,我母亲突发脑出血走了。她本来就有高血压,每天看我们父子俩捣鼓茶筅,像着了魔似的,还不听劝,她心里又急又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我表示坚决不干了,就是这个破玩意把一个家拖垮的。

对比父亲当初拽我回来时的死磨硬泡,这一次,他出乎意料的平静。他说,你不做可以,但我估计你今天走,明天就得回来。

我说,不可能。

父亲继续说,你回来是给我收尸。

我迈出家门的半只脚,又收了回来。我不忍心让年迈的老父亲一个人受罪啊。

客户拿来茶筅样品。大家都傻了眼。天啊,太完美了!自己绝对做不出来

但这个事情会有出路吗?我内心相当迷茫。

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决定重整思路,把制作茶筅的步骤细分为5道大工序和18道小工序。

为了提高每一道工序的精细程度,我把制筅的过程改成流水线操作,把相近的几道工序安排给同一个人,这样通过日复一日的操作,熟练度提升了,精致度也相应提高了。

回头看,之前我做木工积累的经验,其实帮助很大。因为木工一刨子下去,讲究平整均匀,全凭匠人的眼光。再看茶筅,它上面细如发丝的竹穗,全凭匠人一把竹刀,将竹条劈成均匀的缕缕细丝,粗细、间距、弧度……这些都没有标准答案,全靠眼光、感觉。

不夸张地说,世上就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茶筅。

工序调整为流水线后,制出的茶筅品质有了很大提升,产量也上去了。从父亲手中的一只茶筅赚几毛钱,到调整后,收购价上去了,一只茶筅能赚2元钱。我们陆续招了50个工人,每个月能稳定产出大约3000个茶筅。

感觉良好的日子没多久,一天,有个专门做日本高端茶具的客户拿来一只茶筅样品。那穗丝的粗细只有我们的80%,而且上百根穗丝几乎弧度完全一致。

大家都傻了眼。天啊,简直太完美了!我们绝对不可能做得出来。

蛰伏三年,我做出第一只近乎完美的茶筅样品,至今还保存在身边

随即,客户报了一个价格,居然是我们以往收购价的两倍。

高档品的价格刺激到了我,对方精湛的工艺也吸引住了我。我犹豫着问徒弟,要不,我们也试试?

他们一个个摆手、摇头,说师傅,你想多了。

徒儿们不肯接手,只能我亲自上阵了。这一琢磨,又是三年。

三年里,我把茶筅的18道工序每一道都仔仔细细地想过,从工艺和技术上找突破口。

就拿第11道工序——“刮薄”来说,在细分穗丝前,竹管要切开,分成14-20根竹片。取掉竹肉后,每一片都要刮薄,刮出老鼠尾巴的形状,末端刮得越薄,后面分出的穗丝就能越细。

但刮着刮着,要么两边薄、中间厚,要么一头厚、一头薄,总是刮不好。心里就烦躁起来,一气之下把材料往地上一扔。往往等冷静下来,再捡回来接着刮。

后来,我定制了一批新的刮刀,再改进了刮薄的方法,不求一次成形,一根竹片分段、分批刮,刮到竹片产生类似拱桥形态的弯度韧劲,就是刮成了。

蛰伏三年,我做出第一只近乎完美的茶筅样品,至今还保存在身边。有客户出高价想买,我没答应。对我来说,它的意义太重要了。

最神奇的是,他们用来制筅的工具、流程与我这一套完全不同。我和他们走的是完全没有交集的路,最后却抵达了同一个终点

三年间,每当工艺有稍许改进后,我都不间断地把样品寄给日本那位客户。他每次的回复都是,“比上一次有进步,但还达不到销售的标准。”

2003年,在一次样品寄出后,客户回复说,样品已达到要求,可以出货了。

于是,我带着徒儿们一起做了500只茶筅。每人都咬紧牙关,铆足了劲,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等货寄出,大家才算松了口气。

没想到几天后,客户寄回几张照片,照片中,他拿出打火机,一把火把500只茶筅全部烧毁了。

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原本想受到客户的赞赏,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把火。

我以为遇上大忽悠了,或者是客户有意刁难。对方却说,500只茶筅,钱一分不少,会照付的。

那为什么要全部烧毁?他解释说,这批货里,70%是合格的,但有30%是废品,不能销售。从他手里出去的商品,必须做到100%优秀。他做茶筅生意这些年,卖出去的茶筅但凡碰到投诉,他不仅要赔茶筅,还要拿着礼品,专程登门道歉。

这位客户又特地来了一趟中国,他告诉我:你们的技术已经有了,但还需要提升。作为一名匠人,绝对不能有“差不多”三个字。在日本,要成为制筅大师,需要20年。若要成为制筅巨匠,需要30年。

这件事,让我对日本匠人对极致的追求有了深刻认识。

第二年,我们没有着急再出货,而是提升整个团队的思想认识,增加成员的收入。还从50多个工人中挑选出10多个,组成了一班手艺最好最精干的人马。

又过了一年,2005年,也是我从父亲手中接过制筅的第8年,我们给客户寄出了两只样品,对方立马回复:请马上出货500只。至此,我们每个月的出货量越来越稳定。如今,这位客户每个月都会向我们订购1500只茶筅。

2008年,在这位客户的牵线下,我有机会去了一次日本,专门拜访当地的制筅工坊。我发现日本的制筅工匠年纪都不小,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干这门手艺已经干了一辈子。最神奇的是,他们用来制筅的工具、流程与我这一套完全不同。就像我和他们走的是两条完全没有交集的路,最后却抵达了同一个终点。

我想拿一件他们的工具回来研究下,客户拦住了我,说你已经用自己的方法做出来了,没有必要再去研究别人的工具,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已有的模式上不断精益求精。

宋式茶筅的穗丝头部没有那么弯曲,但点茶效果却明显优于日本茶筅

“茶筅,以斤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未必眇。当如剑脊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

这是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对茶筅的描述。

就在我制筅这些年里,每当迷茫时,我就会去翻翻古书,寻找答案,看看自己是哪里做错了。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我不能理解,厚重与疏劲、壮与眇……这些看似矛盾的特性怎么都集聚在小小的茶筅上?如剑脊之状,又是什么形状?

当我自己能制出完美的茶筅,才把这段话深刻领悟出来。所谓的剑脊之状,不就是“刮薄”步骤中追求的极致嘛!

点茶,是宋人发明的。宋朝的文人雅士不但会“点茶”,还喜欢玩“斗茶”,比谁点完的茶汤颜色鲜白,谁的茶沫停留保持时间更长。从宫廷到市井,常以之赌胜负。

古人描述,茶筅击拂茶汤产生的泡沫要能“咬盏不散”——当茶汤烹至沸腾,茶沫在茶盏中转动,茶沫与茶器相凝却不溢出,如同被茶盏咬住一般。

当今年轻人喝咖啡讲究“拉花”,其实我们宋人早就能在茶筅击打出的泡沫上作画,称为“茶百戏”。那些画,比咖啡拉花精致细腻多了。

后来,“点茶”漂洋过海,被日本禅师带回国。日本人把这门“品茶技艺”保留至今,并对茶筅的式样进行了改良。

到了明代,朱元璋认为茶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团茶、饼茶,达官贵人花费金钱来“斗茶”玩乐,是不务正业的挥霍。一声令下,“斗茶”之风一扫而去,开启了冲泡喝茶的新风尚,“点茶”等技艺也逐渐消散了。

翻阅古书时,我在古画上找到了宋人用的茶筅,依着图上的模样,我复原了宋朝时的茶筅。宋式茶筅的穗丝头部没有那么弯曲,但点茶效果却明显优于日本茶筅。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文化自信。

上千元一只的茶筅,居然是中国客户居多,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之大,国人的购买力之强

我带着茶筅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比赛,得了不少奖,个人获得了“优秀技能人才”“十佳手艺达人”“荣耀匠星”等荣誉。

一次,我夺得金奖,评委给出的评语是:用一小段竹子,做出如此精致的茶筅,有很强的实用性,复苏了古代茶文化,非常有意义。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成立了“陈金信民俗工作坊”。不少来径山观光的游客都会来走走看看,买不买茶筅、会不会点茶,这些都不重要。更多的人因为我,认识了茶筅,更加了解中国古代茶文化,这一点,我挺自豪的。

这些年,不仅日本客户找我,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也找到我,专门定制高端茶筅。你想象不到,上千元一只的茶筅,居然是中国客户居多,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之大,国人的购买力之强。

比得奖、开工作室更让我高兴的是,我没有让父亲失望,完成了他的心愿。父亲在有生之年,见证了完美的茶筅在儿子手中诞生,家里的经济也一天天变好。可惜父亲没过上太久好日子就走了,在我心中是遗憾。

现在的我就像当年的父亲,一直在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希望他在外求学结束能回来跟我学制筅。好不容易复原的点茶工具,我希望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

读稿人语 戴维

来时的路

茶筅(xiǎn)是宋朝人的喝茶工具,以竹制成,外形精密柔和。宋人独创的喝茶方式叫“点茶”,后来传到了日本。

2005年,古老的茶筅在日本茶道的发源地余杭径山得以复原。创造性完成这一传承的,是两代手工艺人,陈金信和父亲陈浩林,一个木匠和一个篾匠。

父子俩起念复原茶筅,是受了日本客商的刺激,完全从零开始,接力摸索了十几年,和日本制筅工匠走了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最终平起平坐。

茶筅失而复得之珍贵,在于这个非遗种类被活态化了,在今天复苏了生命力。

小小茶筅的复原之路,也照见了我们的来时之路。从四十年前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到如今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凭借着几代人的努力,刻苦的钻研精神,积极吸收先进技术与文化,最终创造性地发展,实现了自我超越的强国之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口述 陈金信 整理 林特特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曲院种荷、三潭运月、柳莺捉虫……杭州市第
千名创业者“有梦想一起跑”!钱投·202
险!300余斤的卷筒滚向人群 多亏他果断
浙江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首场音乐会暨季前
生命最后时刻还想着病人!痛别,陈医生
第十二届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暨第六届拉美
奥运冠军空降黄龙 上了一堂公益体育课
天津昨日新增33例本土阳性感染者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王大伟决定逮捕
新疆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例、本土无症

杭州影像


300多斤电缆线卷...

聚焦建设杭州城市新...

瓜山未来社区

“飞虹”过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