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自动识别垃圾,机械手二次分类
到24小时误时点扔垃圾也不能随便!
杭州日报讯 如今,杭州市民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不少小区已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分类准确率提高了,周边环境也变好了。
但问题依然存在,譬如不少市民因凑不好早晚定时投放的时间,只能投到小区的24小时误时投放点。由于缺少监管,那儿的分类质量往往不太好。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去年11月下旬,下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向全社会发出“招贤令”,邀请企业、个人、社会组织一起来参与“下城区垃圾分类24小时误时投放点智能项目技术大PK”活动。
最终,4家集成商和3家民营企业参与了“角逐”,7家单位分别选定了下城区7个街道7个24小时误时投放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点。
昨天,最终结果揭晓,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相关技术成为今年下城区“24小时误时投放点智能项目”的政府推荐候选项目。
记者昨天全程参与了专家评审会,5位专家通过对7个点的一一走访体验,综合考虑价格、技术、实用性、可复制性等因素,确认了这两家入围单位。
他们的技术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来看看。
试点一:自动识别垃圾,还可以移动
文晖街道京都苑社区(星都嘉苑3幢与4幢中间的集置点)
这个24小时误时投放点的试点改造,由中国联通来完成。
这里放有2个其他垃圾桶和2个易腐垃圾桶,还有1个有害垃圾桶。中间有一个识别屏,人一靠近,垃圾桶的盖子就会自动打开。“联通5G无线网络传输,通过红外感应技术,让居民在无触碰的情况下,就能开箱投递垃圾,同时具备防夹手功能。”
正好有市民走过,把一袋垃圾投入易腐垃圾桶内,垃圾桶盖上后,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此次垃圾投放不准确。”
工作人员解释,垃圾桶内安装了AI智能、红外光谱等技术,先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拍照,再对垃圾投放是否准确智能识别并提醒。“整个投放过程中,相关数据后台会及时记录。包括投垃圾人的面部照片、投进垃圾桶的垃圾照片、自动识别出来的是否分类准确等信息,这些数据都会第一时间让社区工作人员看到,以便追溯。”
记者还发现,这个点上的垃圾桶下方都装有滚轮。也就是说,可根据小区的情况,随时移动24小时误时投放点的位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