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城市拓展的新轴线。
“西湖时代”,杭州是围绕西湖点状向外扩展;“钱塘江时代”,以江为轴,江南江北联动,形式拥江发展新格局。
日前,“口述西湖”活动启动。已80余岁高龄、曾主持六和塔1991年大修的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受邀来到杭州,来钱塘江畔看望“老朋友”,来揭开那段尘封的钱塘往事。
整旧如旧,保持古塔原貌
杭州有三座名塔。有人说,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
六和塔,是中国古代楼阁式塔的杰出代表。现存塔身,为南宋时所建,是砖砌体。外面包了一层木结构,是清代光绪年间修缮时留下的,实在珍贵。1961年,六和塔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多人在外面看六和塔,都以为是木塔,走进塔里,才惊讶地发现,根本不是。六和塔“七明六暗”,塔里的偶数层是封闭的,只有奇数层和塔身相连。这在全国的古塔里,也是独有的。
1991年至今,一晃27年。但说起那段与六和塔在一起的时光,郭教授依然思如泉涌。
“在我们年轻那会儿,每次坐火车,从车窗望出去,看到屹立在山上的六和塔时,就知道杭州到了。”
新中国成立后,六和塔经过多次维修,其中1991年是维修规模最大的一次。1989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系、杭州园林工程公司一起对六和塔进行了实地调查、测绘。经勘查论证后认为:六和塔砖塔主体完好,基础稳定,承载力在允许范围之内,但木结构损坏较重,柱子有侧弯现象,尤其危害较大的是,有漏水引起的屋面木基层、木柱腐烂,楼板腐朽,地坪砖破损。考虑到安全问题,六和塔开始全面封闭,准备整修。
六和塔该怎么修,当时是有争议的。一种方案是拆掉大修;而另一种方案,就是郭教授团队所提出来的,保持原貌,整旧如旧,“梁思成先生讲过,对古建筑要整旧如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它面目一新,并不是修古建筑的目的。根据当时保护文物建筑最权威著作《威尼斯宪章》的精神,我们决定做一套方案出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持它的原貌,不要改变。”
推荐阅读
一砖一瓦,体现修筑之匠心
为了找到最佳整修办法,郭教授与团队成员对塔的每一层都做了记录,看看有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哪些是必须替换的。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木结构损坏的情况。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给梁做一个钢箍,让二者结合,增加牢固度。为了美观,室内打箍就在暗层打,室外就在屋檐底下,这样修了以后可以保存原貌。”
可到了具体施工时,问题又来了,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特性,很容易就把梁损坏了。为此,工程师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在钢箍上做了一个可滑动的接头,为热胀冷缩留有余地。最终,根据原来梁的情况,六和塔内安装了8道钢箍,解决了最主要的结构问题。
此外,柱子有侧弯,也是当时六和塔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为了不大动干戈换掉原有的柱子,郭教授团队决定在暗层加钢柱子,与原有的木柱子一起受力。
钢柱子的长短需要非常精确。在让学生们画完图后,郭教授发现数据不太对,就想去现场对一下。但那时恰逢春节,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她在正月初三那天一人来到杭州,跑到塔内测量尺寸,“钢柱子都加在暗层,我就一层层地跑,掀开楼板去里面量尺寸。”
杭州工匠对待文物细致认真,给郭教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朝山这一面屋面腐朽很厉害,把瓦揭开一看,里面的木头都已经烂成了粉末,所以得把望板都换掉。”北方的做法是,望板上铺很多泥,然后再放瓦,但在南方要用当地的法子,“施工时,老师傅们都特别用心,一次次调整方案。”就这样,通过团队细致周全的方案实施,六和塔十三层屋面共更换了一万多张黑色陶土瓦,并在底层加薄铜板或薄铝板作为防潮层,解决了漏水问题。
另外,还彻底更换了六和塔屋顶避雷导线设备,避雷铜线改从沿屋檐处引入塔内。
“可以说,六和塔是我们当时按照国际标准做的第一个例子。在这个塔里,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清代的东西,这其实就是一次历史的传承,一个年代的流传,使古建筑成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郭教授说。
现代技术,让古塔“延年益寿”
2014年,六和塔保养性维护工程启动。
西湖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杨晓茹在当时提出,希望通过这次修缮,对六和塔进行一次量身定做的体检,在它的身上安装一些监测设备,能测到古塔细致入微的变化,以此来对它进行一定的判断,让古塔能更加延年益寿。
通过全方位的考虑,最后他们总共在六和塔塔身安装了133个感应器,通过这些感应器,可以充分了解到塔身结构的稳定性、风对它位移的影响、塔内温湿度等。
“目前看来,六和塔的倾斜变化是微乎其微的,监测到的数据变化基本不超过1毫米,局部有1.5毫米。由于木结构本身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这些微小的变化不足以对六和塔产生大影响。”
杨主任表示,未来,他们还将会把现代技术不断运用到杭州的文物保护中,让杭州的“宝贝”都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