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在杭州:你选“大饼”还是“小笼包”?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6-22 07:36   

一部分人觉得,西湖永远是杭州的中心。 摄影 江玥

每一天,我们的城市都在变。

曾经去萧山要花上一整天,现在20分钟过江9座大桥随你选;原来的农田鱼塘,现在变身热闹小区;偏远地段,成为全新的CBD……杭州把区位优势转化成现实的发展动力,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开发配套交通、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集聚人口,带动一个个功能区的形成。

作为全国创新经济发展最前沿、最具未来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杭州在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的同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杭州,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变化和期待。

新一轮的杭州城市总规修编

或将调整杭州的副中心、次中心

“每个城市都需要有一个中心,来承担城市人口公共服务的功能,比如教育、医疗、购物……能比较好地服务于市民。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中心的概念,一定会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生变化。”原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汤海孺说。

他说,小城市一般都是单中心状态,这样能更好地集聚人口,促进城市的发展;但伴随着城市和区域发展,人口和经济活动越来越向中心城区集聚,就出现了因人口和城市功能过度集中所导致的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城市病”。

为解决功能过度集中所导致的问题,杭州前几年在修订城市总规时就提出了“2个市级中心、6个城市副中心、18个城市次中心”的设想,采取建设城市副中心以及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办法,来疏解杭州中心城区过密的城市功能。这些区域中心的建设,要同时结合交通出行方式,比如跟轨道交通结合,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改变大量私家车出行导致的拥堵、停车难等现象。

“这个体系的构置,使得服务杭州老百姓的半径在他们的生活区域内就能够完成,构建‘15分钟生活圈’。更高层面的一些需求,则可以安排在副中心和市级中心。”汤海孺还透露,“现在富阳、临安都设区,城市版图又扩大了,接下来新一轮的杭州城市总规修编,可能副中心、次中心还要调整,比如调整个数、位置等。”

城市发展有个“带形理论”

“小笼包”应沿“带”设置

“杭州常住人口近千万,主城区人口就超过500万,可以说大部分人口挤在主城区。按国际上的标准,我们这样的超大城市早就应该脱离‘单中心’、走向‘多中心’,蒸‘小笼包’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已经很迫切,甚至已经是‘蒸晚了’!”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前虎犀利地说。

陈前虎认为,在目前杭州的城市发展上,“带形理论”是比较可行的,其原则是以交通干线比如地铁,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人口工作和生活的集聚地,沿着交通干线平行布置。

“比如,每个地铁口就可以作为一个人口集聚地,好比一个个‘小笼包’。”他认为,这解决了人在城市里的“移动性问题”,使得大部分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可以实现快速、高效。

相关阅读

随着杭州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 你心目中的市中心还是原来那个吗?

世界名城建成时 杭州的市中心会在哪里?

以天目山路—艮山东路为分隔线 杭州已分为南北两大生活圈

恒隆豪掷百亿入局的武林商圈 是否能上演“王者归来”?

从地铁客流变化 分析杭州“小笼包”式发展的背后重要推手

推荐阅读:

招生战展开!省内这些高校的王牌专业了解一下

89岁老爷爷病床前亲吻78岁老伴 这张照片火了

男子夹藏14.5万美元被扣 出入境携带现钞有讲究

又是家里没人!昨夜,杭州4岁女童从12楼坠亡

西湖里的鸳鸯们领到“身份证”啦

“国外我举巴黎为例,这个城市以塞纳河为‘带’,许多城市副中心就散布在河两岸的轴带上,区域性交通主要依靠地铁,人们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工作、生活的半径。国内我举香港为例,香港不同功能的城市组团主要围绕在几条地铁主干线上,呈现交叉式的多中心带状分布。香港地铁运营效率全世界第一,开发模式也很清晰,香港80%的人口都居住在离地铁口500米的范围内。”陈前虎说。

杭州原先的“摊大饼”模式,是把城市一圈一圈地往外扩。今后要形成10条地铁线和1条城市中轴快线(机场快线),使带形城市发展成为可能。

“小笼包也不是胡乱放的,小笼包和小笼包之间要形成交通走廊,要具备长距离运输的功能,使地铁口的价值更为凸显。”陈前虎说,“尤其是契合带形理论的中轴快线,一旦建成运营,将带动城市进入新一轮的更新改造,地铁站点周边的开发将会加强,开发强度也将更高。”

“老杭州”为什么更爱“大饼” 

主要还是习惯问题

虽然从“摊大饼”到“蒸小笼包”势在必行,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选择待在“大饼”里,还是去“小笼包”?这个选择不好做。

“老杭州”小徐,原本住在汽车南站附近,现在拆迁了,本来还是想在汽车南站周边买房,但看得上的房子均价都上了5万/平方米,实在买不下手,只好去别的地方看房子。

“滨江我们夫妻俩都很看好,也知道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但心理上总感觉太远了!我们家几代都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我就是那种‘三墩?哇!这么远啊’的人。我有个亲戚,儿子在丁桥买房,他们家就从主城区搬到丁桥,结果现在我们见面都少了。这个亲戚叫我小姨也去丁桥买房子,我小姨从闸弄口,坐公交车,倒了几趟车,花了两个小时才到丁桥亲戚家里,她说,感觉简直就是出了趟远门,回来就两个字:不买。”

小徐自己,上个月选择在三里亭买了套二手房,“不管城市怎么发展,我觉得市中心还是在老杭州吧。其实,我觉得三里亭也已经很偏了”。

同样是“老杭州”的小刘,历数了他们家住过的“黄金地段”。

“我妈小时候住在柳浪闻莺边上的荷花池头,后来住过邮电路、皮市巷……接着搬到松木场,在我爸妈心目中,松木场简直就已经是乡下了!当年我们搬过来的时候,黄龙体育中心还没有造呢,就是一片田,我妈嫌弃得不得了。

“十几年前,我就跟我爸妈建议,把松木场房子卖掉,去滨江买房子,他们坚决不同意。当时因为他们都在市中心上班,滨江又还没通地铁,出行确实不便,我也不敢多劝。

“结果这些年眼看着滨江的房价节节高升,到现在已经高攀不起,我们家还一直住在松木场的蜗居里!

“我爸妈倒是想得开,他们住习惯了这个地段,他们的日子就喜欢围绕着宝石山下、西湖边……懊恼的是我呀,我更喜欢住新城区,老小区房子又旧、停车又不好停……

“市中心?我妈觉得只有西湖才是杭州的市中心!反正她就愿意在这一块活动,她说起来,打铁关、三里亭都已经‘出了杭州’的嘞!”在松木场住了十几年的小刘说。

相关阅读

随着杭州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 你心目中的市中心还是原来那个吗?

世界名城建成时 杭州的市中心会在哪里?

以天目山路—艮山东路为分隔线 杭州已分为南北两大生活圈

恒隆豪掷百亿入局的武林商圈 是否能上演“王者归来”?

从地铁客流变化 分析杭州“小笼包”式发展的背后重要推手

推荐阅读:

招生战展开!省内这些高校的王牌专业了解一下

89岁老爷爷病床前亲吻78岁老伴 这张照片火了

男子夹藏14.5万美元被扣 出入境携带现钞有讲究

又是家里没人!昨夜,杭州4岁女童从12楼坠亡

西湖里的鸳鸯们领到“身份证”啦

“蒸”在地铁口的“小笼包”

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喜欢“小笼包”的,更多的是新杭州人。

老家丽水的郑女士,落户杭州后,第一套房子买在体育场路,今年,她把体育场路上的房子卖了,到良渚文化村买了套200平的大房子。

“如果地铁2号线没有开通,我肯定不会想在良渚买房子,因为我工作就在体育场路上。但2号线开通后,我试了一下,从中河北路坐地铁2号线40分钟就到良渚了,那我完全可以接受啊!而且良渚也有配套学校,可以解决小孩上学的问题。我很喜欢良渚的居住环境,置换了个精装修的大房子,居住条件一下子改善到位了。”

为什么“老杭州”们不愿意离开主城区呢?郑女士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大量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在主城区。

“随着杭州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只要交通和配套到位了,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效应都不可限量,像奥体、良渚、下沙、临平等,都是这样。”她认为。

而从金华来杭州定居的徐阿姨,眼光直奔西湖,今年她在吴山广场附近购置了一套小二居。

“我不管这个区块那个区块怎么炒来炒去,城市格局会变,连学区都会变,但自然风光和历史名胜总不会变,也是不可取代的,杭州只有一个西湖,杭州也是因西湖闻名,所以把房子买在西湖边一定没错的。”徐阿姨笑眯眯,“再说,我们浙江人,经济条件不错的,都想要到杭州来买套房子。年纪大的人,都想住在西湖边,生活方便,出门就是西湖,养养老多好。”

“不过,我女儿家的房子倒是买在了九堡,年轻人喜欢小区漂亮一点的新房子嘛。我从这里坐地铁1号线可以直达女儿家,也蛮方便的。”徐阿姨说。

推荐阅读:

招生战展开!省内这些高校的王牌专业了解一下

89岁老爷爷病床前亲吻78岁老伴 这张照片火了

男子夹藏14.5万美元被扣 出入境携带现钞有讲究

又是家里没人!昨夜,杭州4岁女童从12楼坠亡

西湖里的鸳鸯们领到“身份证”啦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首席记者 魏奋  编辑:郑海云
返回
陈前虎认为,在目前杭州的城市发展上,“带形理论”是比较可行的,其原则是以交通干线比如地铁,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人口工作和生活的集聚地,沿着交通干线平行布置。为解决功能过度集中所导致的问题,杭州前几年在修订城市总规时就提出了“2个市级中心、6个城市副中心、18个城市次中心”的设想,采取建设城市副中心以及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办法,来疏解杭州中心城区过密的城市功能。新一轮的杭州城市总规修编或将调整杭州的副中心、次中心“每个城市都需要有一个中心,来承担城市人口公共服务的功能,比如教育、医疗、购物……能比较好地服务于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