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家乐”和我们熟悉的“农家乐”有什么区别?
解析低碳旅游的德清样本
读者问了一堆题,留给后天论坛现场论道
“淡装建筑,浓抹生态。” “农家乐不止停留在吃饭上,要上升到精神层次。” “提倡慢节奏的旅游。”……
上周四,本报报道的德清“洋家乐”与低碳休闲旅游论坛面向读者征集好话题,短短3天,读者、网民反响热烈,收获话题近百个。
低碳旅游已不只是个时髦的旅游新概念,而是不少市民推崇的旅游 方式,网友不仅为“洋家乐”与低碳休闲旅游论坛出谋划策贡献好话题,更对德清“洋家乐”与低碳旅游提出了不少建议。
论坛话题已确定 网友献言为观点交锋增亮色
征集活动中,不少网友认为不论是“洋家乐”还是“农家乐”,都要与低碳环保结合起来。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老外住农家,不开车、不用空调,自己做饭、生活垃圾收集掩埋,这样的休闲方式我们的市民能接受吗?
读者、网友的留言为德清旅游发展提供了不少启示,也为论坛上专家的观点交锋增添了亮色。主办方从网友的建议中选出了4项,作为本次论坛的话题。
征集活动吸引了浙江省政府参事、省旅游局前局长姚升厚的关注,并给出了专业建议:以“洋家乐”为代表的低碳休闲旅游的发展环境及要素配备,可以从低碳旅游业态在德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交通、人才、土地等要素制约及政府扶持平台方面着手研究。
从事农业报道的吕雨佳则从更大众化的视角提出了建议:“洋家乐”如何具体去体现与实施?“洋家乐”与“农家乐”有什么区别和不同?“洋家乐”的亮点与特色在哪里?吕雨佳说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洋家乐”这个概念,使“洋家乐”能够可持续发展,而不只是走形式主义,作为一个宣传的噱头。
金华读者琚红征则关注,低碳休闲旅游能提供哪些具有识辨度的产品,宣传上有什么好的推广手法?琚红征说,希望这次活动不单单是纯理论的探讨,专家应该多谈谈怎么操作和落实低碳旅游,在号召低碳的过程中能够让市民体验到真正的低碳。
德清旅游收获多 网友留帖为低碳游献点子
“短短3天,来自民间的建议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德清风景和旅游管理局局长姚海根没有料到,一次论坛前的话题征集,让德清旅游获益良多。
“洋家乐”如何更好地实践低碳旅游,网友们给出了不少好点子。网友来阿志说,在洋家乐景区应该杜绝机动车进场,取而代之的是奖励步行者!网友丘文中建议,可以大力开发自行车游。网友来金德建议,恢复“大食堂”式旅游餐饮,搭土灶,烧柴禾,吃蒸菜,品锅巴,生态环保味道好!
也有网友考虑到了“洋家乐”通过艺术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路径。网友吴芸建议,当地政府能否不定期推出不同国家的特色活动。譬如:圣诞夜、感恩节活动等,使“洋家乐”成为交流国际文化的好去处。
姚海根欣喜地看到,低碳旅游已经深入人心。“德清西部的重要旅游景点已经设立了自行车租借点,提倡市民低碳出行;武康镇104国道旁已有农场实行租借,游客只需花几百元就能拥有一年的农场使用权。”姚海根说,德清“洋家乐”正在探索低碳游的新模式,并会吸收读者、网友的好点子,打出德清旅游的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