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车经过钱江三桥,桥边的大广告牌换上了萧山羽博会的海报。机场高速沿线、周边高速公路、萧山城区主要道路,有关羽博会的广告正在一块块竖起来。
关于萧山的羽绒产业,羽绒业界人士这样形容:世界羽绒看中国,中国羽绒看萧山。
“鹅毛、鸭毛、甲鱼壳……”早在清朝中期,萧山新塘就出现了羽毛加工,村民走南闯北穿街走巷收毛。
清代中后期,新塘有了“毛裕兴”、“王和兴”、“周松大”等毛行。
1954年,华庄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前塘村办起了新塘首家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塘羽毛加工场”。浙江省羽绒行业协会会长陈招贤说,最多的时候有2万多人,奔赴全国各地收购羽毛,最北至中俄边境,最南到中越边境。
从那时开始至今,萧山的羽绒业经历了四次嬗变。
上世纪80年代,手提肩挑走街串巷收购鹅毛鸭毛 ,卖给羽绒厂;90年代初创办羽绒厂,给外贸公司加工羽绒产品;21世纪初,企业到国外接订单;2003年以后,规模企业开始打造羽绒服装、家纺的自主品牌。
现在,萧山羽绒行业有从业人员2万多人,形成了养殖、收购、加工、营销的一条龙生产体系,羽绒、羽毛、羽绒服装、羽绒寝具和辅料都生产。
2010年,萧山152家羽绒企业预计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人民币,出口羽绒15000吨,占了中国出口羽绒的1/3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国羽绒寝具四大“中国名牌”中,萧山占了三个席位,分别是“北天鹅”、“迪欧达”和“飞利弘”。
此外,萧山还拥有国家羽绒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专业检测中心)和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羽毛绒检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室)2个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