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宫和庙作为固定的祭祀场所,是中华传统礼典的载体和施行地。以宫和庙为校舍办学,是庙产兴学的一种形式,是清末国家财政无法支撑地方兴学而颁布的一种政策。清末庙产兴学政策所影响并非清末那短短几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虽亡,但改庙为校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无论如何变迁,每一所小学都是运河南端人们求真求是的始发地。
我对宫庙之地作为教学课堂的印象,上小学前就有了。父亲告诉我,他上小学的地方就是家乡古城东门的东岳庙。虽然时隔太久,当时年龄又小,以致想不起来父亲在何情景出于何目的告诉我;虽然当时我也无法体会在烟雾缭绕,善男信女频繁进出的庙里如何能上得了课。但是,宫庙之地作为校舍的印象,就此烙印般存在于我的脑海。于是,当我看到“觉民初等小学校,在湖墅大关北新桥东首福寿宫”这样的记载时,并不感到惊讶,乃至有一种亲近之感。
历史上,东至艮山门,西至古荡,南起武林门,北抵北新桥,皆称湖墅。大关,即北新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因据北新桥设关,故名北新关,后来当地人渐以“大关”称之,桥名也变成了大关桥。福寿宫主祀何神,我找不到更多材料,只在《湖墅小志》里看到一条:
张山人胜贵,湖北蕲水人。于同治十一年自楚至浙,在北新关拱宸桥地方结草为屋,日夕宣扬佛号。衣履破败,时携一笤帚洒扫街道,见人辄劝行善事。平日不茹荤血,为人治病,以唾和药,有奇验。人或目为癫,或视为仙为佛,任其呼之而不顾也。光绪戊寅三月二十一日,趺坐桥上,现光怪,忽跃而下。多人曳起,面如生而已奄化矣。年五十九。见者以为尸解。里人唐其章、袁敬中、孙大奎等葬之桥侧,并建一亭,塑像于其中,复在姚庄亭之福寿宫塑其像祀之。
姚庄亭,在拱宸桥南面,北新桥边。《湖墅小志》云:“大关外之姚庄亭,坐落水口。凡往来船只,入晚泊舟在此,沽酒买鱼,榜人络绎不绝焉。”又:“施筝秋兵部应藻,居北新关之姚庄亭。道光己酉举人,咸丰己未进士。”由此推论,作为觉民初等小学校校址的德寿宫当是姚庄亭德寿宫,即张大仙为祀神之一的德寿宫,谅不会错。
《杭州府志》(民国铅印本)卷十七《学校四》云:“觉民初等小学校,在湖墅大关北新桥东首福寿宫,宣统二年正月设立。每年经费,彩结行捐一百八十元,茶碗捐四十余元,学级分三班,学生三十二名。”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去今107年。“觉民”之名,不知命名者出于何心意。光绪二十六年(1900),通俗性刊物《觉民日报》在拱埠诞生,未知二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且存一疑。
现今拱墅区大关小学、人民小学、舟山路小学均于觉民初等小学校有着深厚的渊源。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8月杭州市政府教育科编印的《中小学幼稚园一览表》所录,觉民初等小学校在此时已更名为大关小学,为全市20所市立完全小学之一。1937年又称大关国民学校,班级数3个,合计学生149人。1950年,复称大关小学。1954年靠三元钱起家,办起儿童乐队。1956年,乐队在市比赛中获一等奖。由此开启了大关小学以音乐艺术教育见长的国内著名小学的历程。1966年,大关小学一分为二,该年9月,民乐队移入拱宸桥横里马路新建成的校舍中,是为新校区,沿用大关小学之名。1967年秋,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崇实初级小学(俗称民办福海里小学)并入新大关小学。原大关小学本部易名丽水路小学。1972年,新大关小学再一次一分为二,在莫干山路新建大关小学文艺分校——1977年9月,该分校单独建制,定名大关小学,定址莫干山路206号,沿用至今,现为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本部。丽水路上的老大关小学,即原大关小学本部,则易名为人民小学。1977年,安宁桥小学并入人民小学。说起来,这安宁桥小学也是经历沐风栉雨之征程最终汇入“人民”队伍中的。20世纪30年代,王筱兰在拱埠新昌路创建了私立学校,即筱兰代用初级小学,1948年,迁址拱宸桥宁波路33号,后又搬到石灰桥,改称石灰桥小学。1956年,改称安宁桥小学,迁址拱宸桥安宁桥河下1号。1970年,河水木桥小学并入安宁桥小学。
简单来说,觉民初等小学堂,最初分成了两支,一支为大关小学,一支为丽水路小学。大关小学后来又分成了两支,一支新校区沿用大关小学之名,一支原本部校区改名人民小学。丽水路小学在1969年曾易名为大庆小学,1971年民办远征二小并入,1984年恢复丽水路小学之称,原校址在丽水路68号。2002年8月,并入杭州市舟山路小学。
延伸阅读:
拱宸桥东永安里,曾住过一位近代杭州宿儒,即王南,号二南,生于咸丰三年(1853),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寅时,曾在敷文、崇文、紫阳、诂经精舍、学海堂等五个书院当过教师,掌教过东白书院(东阳)、绣湖书院(义乌)。晚年,民国浙江历任省长像齐照岩、沈叔詹、夏定候等,都仰慕其高洁,佩服其才略,想借重他做一个耆年硕德的名教模楷。王二南有妹四位,其二妹、四妹先后嫁给海宁查氏。先是二妹嫁过去,殁后又以四妹嫁过去。王二南在拱宸桥东租了一幢三上三下的楼房,每天都要去泡茶楼,和朋友一坐就是半天,或看戏,或谈诗论画,谈天说地。王二南,既是王映霞的外公,也是祖父(其后来过继给王二南当孙女)。1911年,王二南将女儿一家接到拱宸桥住。时王映霞虚龄4岁,这位后来嫁给郁达夫,在民国激起千层浪的女性,其开蒙之课便是在拱宸桥畔。《王映霞自传》之“到外祖父家去”,云:
在外祖父住屋的后面,相隔一条弄堂,有一所外祖父朋友王先生创办的里弄小学堂。这所学堂的大门,正好对着外祖父家的后门。每天我听到飘进屋来的琅琅读书声时,就吵着要进学堂,外祖父一口答应,还给我买了一个藏青色的小书包,包里有几本和别人一样的课本、铅笔,但不给我毛笔、墨和砚台,怕我弄脏衣服。每天我背着小书包,神气活现地去上学,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听老师教人、手、足、刀、尺。当然,我既不会写字,又不懂看书,倒尚能不吵闹,全神贯注听着坐在上面的先生讲课。因为过分的安静,反而给我带来了睡意,有时候我竟会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到下课铃声一响,才又将我惊醒。
王先生虽是读私塾出身,可在学堂里施行的是新式教育法,还有体育课,做徒手操,好似现在的广播操。我人太小,先生不要我上体育课,任我在边上随意地玩。王先生待我很好,后来我住在上海时,还抽空到拱宸桥去探望他,常对郁达夫提起王先生。
虽然王映霞所言是一所里弄小学堂。但我怀疑该所学堂,是为创设于宣统二年(1910)的拱北初等小学堂。不过即便不是,也不要紧。至少我们从她的述说中,一来得知当时拱宸桥东已有开展新式教育活动的学校,二来也领略了新式学校里所教的一些课程内容。那么,这所拱北初等小学堂,其历史沿革又是怎样的呢?据《杭州府志》(民国铅印本)载:“拱北初等小学校,在拱宸桥东岸,宣统二年正月成立。每年经费四百余元,以张大仙庙香捐为多。学级四级,学生四十六名。”可见,拱北初等小学校与觉民初等小学校都在同一时期创立。拱北初等小学校设在大同街磨库庙内,民国时期改称杭州市大同路小学。1952年易名拱墅区第二中心小学,并增办了初中班,附设幼儿班。1953年8月,易名拱宸桥小学。1956年再次增办初中,定名杭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翌年,中学成为拱宸初中。换言之,当今拱宸桥小学、拱宸桥中学,均源自1910年创立之拱北初等小学堂。
拱北初等小学堂和觉民初等小学校在同一时期创立,又都与张大仙有关,校址一在“宫”,一在“庙”,却是为何?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宫和庙作为固定祭祀场所,是中华传统礼典的载体和施行地。以宫和庙为校舍办学,是庙产兴学的一种形式,是清末国家财政无法支撑地方兴学而颁布的一种政策。关于庙产兴学,康有为和张之洞均有过建议。
延伸阅读:
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上《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内云:“查中国民俗惑于鬼神,淫祠遍于天下。以臣广东论之,乡必有数庙,庙必有公产。若改诸庙为学堂,以公产为公费……则人人知学,学堂遍地。”
张之洞在其著名的《劝学篇》之外篇第三中,则阐述了以庙产解决兴办学堂经费的问题:
府县书院经费甚薄,屋宇甚狭,小县尤陋,甚者无之,岂足以养师生、购书器?曰:一县可以善堂之地、赛会演戏之款改为之,一族可以祠堂之费改为之。然数亦有限,奈何?曰:可以佛道寺观改为之。今天下寺观何止数万,都会百余区,大县数十,小县十余,皆有田产,其物业皆由布施而来,若改作学堂,则屋宇、田产悉具,此亦权宜而简易之策也。……大率每一县之寺观取十之七以改学堂,留十之三以处僧道。其改为学堂之田产,学堂用其七,僧道仍食其三。计其田产所值,奏明朝廷旌奖;僧道不愿奖者,移奖其亲族以官职。如此则万学可一朝而起也。”尽管庙产兴学的政策曾引起过宗教与政治之间的风波,但民间祠堂宫庙作为学堂之事,仍然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如1905年,袁世凯在《遵旨严禁刁绅蠹役滋扰寺院并分别声明折》中所言:“伏查民间祠庙不在祀典者,由地方官晓谕民间一律改为学堂,早经奉旨通饬在案。……其未入祀典各庙宇,率由绅民禀请改设学堂,相安数年,业已允协。……余如淫祠,本干例禁。私社庵院,律有明条。又绅民先曾布施,原无殊于善举……均由公正绅者,分投筹办,应请悉仍其旧,以昭大信。
福寿宫与磨库庙当时是否属于不在祀典的民间祠庙,如今已不可考,但两处地方分别建立了初等小学堂,却是事实。实际上,清末庙产兴学政策所影响并非清末那短短几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虽亡,但改庙为校的现象仍然存在。仅拱墅区而言,就有瓜山庙和忠天庙先后成为办学之地。
《杭州府志》(民国铅印本)卷二十四《山水五》载:“瓜山,去武林门十五里,有大瓜,小瓜绵绵,齐墟夹岸,连势向北。一瓜稍大,南则横桥,连带桥北有祢正平祠,俗谓‘灵石浮来’,亦称为灵石庙。《神州古史考》相传昔有香炉一座漂至,三足皆龙爪,举之须四人,因封为爪山土神。《嘉靖县志》按《古史考》作瓜,《县志》作爪。旧志两说并载,讫无折衷存之,俟考。”可见瓜山很早就闻名四方。又同书卷六《市镇》云:“瓜山市,去拱宸桥东北五里。”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五“祢衡为土神”云:“国朝景星杓《山斋客谈》云:吾杭仁和北乡有瓜山土地祠,俗戏惧内者曰:瓜山土神,夫人作主。吾友卢书苍经其祠,视碑始知为汉祢衡也。祢正平为杭之土神已不可解,乃更有惧内之说,则更奇矣。”换言之,瓜山老庙是一座土地庙,祢衡是该庙的土地神。1914年,杭州市瓜山国民第四小学在瓜山老庙内创立。1929年,易名杭州市立瓜山村初级小学。1935年,时任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之侄出任校长,在老庙西侧建了一幢新校舍,被誉为当时杭州市第一“风景小学”。抗战期间,学校毁为平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瓜山老庙里恢复教学,定名瓜山小学。1952年,易名为瓜山乡中心小学。1958年,恢复瓜山小学之名。1971年,推倒老庙,新建校舍,学生人数达400余人,教师16人,成为一所较大的农村完全小学,并增设了初中班。1984年,翻建旧校舍。2007年,撤并至上塘中心小学——该小学前身即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善贤坝初级小学——1月25日,瓜山小学与上塘中心小学合并之后的学校,更名为杭州市明德小学。
1929年,以忠天庙为校舍的塘河乡国民学校创立。1949年,易名为小河小学。1952年,划古荡区,改为古荡区中心小学,同年由杭州市教育局拨款,拆去戏台,“请”出菩萨,造起三间简易平房做教室。1958年,划入拱墅区,易名杭州市勤丰小学。1970年,民办小河小学并入,班级增加到24个,学生增至1000余人。1974年,复名小河小学,校址在和睦路65号。 2006年,异地重建,并更名为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校址在赵伍路111号。
除了上述学校之外,思文米业初等小学校和拱宸桥西的二司殿初级小学,也都是在庙产兴学的时代洪流中诞生。思文米业初等小学校创立于清末,二司殿初级小学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教育是国之大业,毋庸讳言,每一所学校的变迁史,都是一部教育的认知史、地域的变革史。
作者任轩简介:
运河文化研究者,主撰《杭州桥》、著有随笔集《词韵半壁江山》、《运河上的杭州》、
诗集《大河无言》
《拱宸》、《运河茶韵》执行主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