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连续给领导发语音汇报工作被批“态度有问题”》刷爆朋友圈
网友建议将“60秒语音”归为大规模伤害性武器
最近,一篇名为《小伙连续给领导发语音汇报工作,被批“态度有问题”》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众多网友惊叹不已。其内容指向微信语音功能在职场中使用会令人厌恶,同时还提到,语音交互只有上级向下属发布信息时才会被下属容忍。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位踏实肯干的月嫂因为对雇主杨女士使用微信而被开除。之前知乎上也有讨论,如果在职场连续发 60 秒的语音是一件非常令人讨厌的事情,甚至有网友建议将“60秒语音”归为大规模伤害性武器之列,这句话看似戏谑,但也不难看出微信语音作为日常使用微信比较频繁的功能之一,正在被一些用户摒弃乃至厌恶。那么,微信语音到底犯了什么“错”会令他们反感呢?
微信语音功能不能“滥用”
记者调查:哪些情况不宜发送语音?
前不久,某App上有一个测评,内容是“对于微信,你最想删掉/增加哪个功能?”下面有人回复说:“我希望能增加一个开关,关闭后就不允许任何人给我发语音消息。”这个回答获得了网友的一片点赞。为什么会有人对微信语音如此不满?针对这一现象,上周记者在线上发放了40份网络调查问卷(受访者年龄从20岁到55岁,中高层管理者占25%,普通员工占75%。)问卷结果显示:85%的人表示,在职场中偏好使用微信文字沟通,10%的无明显偏好,仅有5%的人表示偏好微信语音沟通。
浙江中新力合孵化器事业部总经理刘刚:
“听,不方便;不听,又不知道是否有要紧事。”
“当我在开会的时候收到长长短短的微信语音时,心里最烦躁,听又不方便,不听又不知道是否有要紧事。”浙江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孵化器事业部的总经理刘刚表示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一般不采用微信语音进行交流,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方便查阅,平常会给自己频繁发微信语音的只有家里人。
杭州某私企品牌策划师吕女士:
“浓重的乡音降低传播效率。”
“有一回我和长辈约了见面,他用微信语音把见面的地点和要带的材料一起发给了我,但由于他乡音较重,我听不清他说的是B座还是D座。”24岁的吕女士是杭州某私企的一名品牌策划师,对于微信语音她向记者吐槽了自己和客户的一次不愉快沟通,并表示明明能够通过几个字说清楚的事,为什么要花时间发一段段语音,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还让人听不懂。
新媒体编辑张涛:
“最烦‘好’、‘行’、‘为什么’这种没意义的信息。”
23岁的张涛是新媒体编辑,他经常要与不同的人交流信息,多数情况下在网络上沟通。他个人并不排斥使用“微信语音”,但是他很烦一些非常短,又没有意义的语音,比如“好”、“行”、“为什么”之类的话,如果只是文字一看就清楚了,语音的话还不得不把手机拿起来听,麻烦。
个体经营户陈晨:
“需要安静的时候不断有语音提示来让人心烦。”
30岁的陈晨是个体经营户,他表示,自己在工作对账的时候,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这个时候有人打电话或者发语音来说事情会感到烦躁,若是闲聊的话就更加心烦了。“在需要安静的时候,不断有语音提示来,会让人心烦。我一般会等工作结束再回复,若时间太晚了,就第二天一早用语音或电话回复。”
对于微信的使用场合,不少受访者都表示,有时在开会、谈项目、上课,收到长段语音消息心里就会很着急和为难,此外,阅读文字可以随时停下来再继续,而语音自动播放如果中断后,恢复收听的时间成本和操作成本就高了很多,并且不能预览、不能复制转发、不能查找、不能“断点续播”。基于这些原因,许多受访者都认为,朋友、同事之间最好不发语音,最适合语音交流的应该是爱人、孩子和父母。
网友建议将“60秒语音”
归为大规模伤害性武器
之前有微博博主发起了一个“晒出一张最令你崩溃的图”的热门话题,热评中有一位网友晒出了一张朋友发来的微信语音图,屏幕上满屏的语音红点,参差不齐的长度,并表示看到这些红点,没有点击的欲望,害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除此之外,还有网友网微博建议将“60秒语音”归为大规模伤害性武器,并表示语音本是辅助,却被很多人当成主要的消息模式,发微信语音是对自己的一种骚扰,并且会带来精神恐惧。
“我就是特别怕听到微信语音的那种人,如果是领导发来一串串语音,我会觉得我工作出现了很多失误,打字太累就用语音在批评我,如果是家人发来了很多语音,我更害怕是不是家里出事情了。”25岁的新媒体编辑王小姐说。
“我曾遇到过几次接收微信语音的尴尬情况,在某个群里加我好友的人,打招呼的第一句竟然是语音,还有许久未联系的普通朋友,忽然发来语音我觉得就是一种打扰。”在市民李小姐看来,一个并不相熟的人发来语音,或者在你正处于一个私人空间和时间的情境下,就是一种打扰。因为这意味着你不仅在接收信息,也要一并收下对方的语调、语速、语气,这其中都夹杂着对方的情绪和状态。
当然了,既然微信开发了这个功能,肯定也有它的好处。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因为打字毕竟费时间,而且对于年龄大一点的人,他不会打字,或者打字速度特别慢,用微信语音就非常方便。
“以前一大户人家住在大院子里,长大后都分开了。微信语音能给我一种回到大院生活的错觉,我这边一说话,哥哥姐姐们就回我了。” 家住三塘竹苑的张先生说,他家的微信群叫“欢乐一家人”,群里都是亲人,由于有的亲戚年纪比较大了,大家都比较喜欢发语音,有时候用家乡话说话也很亲切。确实,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通过微信沟通,还可以增进感情、拉近距离,比如很久没有见面的父母、亲朋、恋人,通过语音听到对方的声音会备感亲切,也可以缓解思念。
微信语音为何不受部分用户待见?
有人说互联网促生了新型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微信的出现,正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数据显示,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8.89亿,94%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半数以上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可以说,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微信语音作为微信功能中常用的一款功能,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微信聊天就可以解决的事,就不用特意跑到咖啡馆;有了微信视频,随时可以看到不在身边的父母。
前段时间,记者还在网上看到一句话:“给你最爱的人发一段59秒的语音,前56秒留白,最后3秒说一句最想对Ta说的话。如果Ta回应了你的那句话,那他是一定很爱你。”这句话虽是玩笑,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能够花费一分钟时间听完语音的,除非是在乎自己的人,不然一般人很难有耐心听下去。
对于微信语音不受部分用户待见的情况,资深教育人、职业生涯规划师方万军老师认为:微信语音的沟通方式确实会有人不喜欢,这种沟通方式缺乏私密,而现代人更喜欢独立、安静、私密地交流。而在职场工作中,文字输入虽然缓慢,但表达效率很高,发送语音消息的时间虽短,但对方的理解时间却大幅增加,甚至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压力,因为信息需要转换才能获取,普通人往往对结果比较恐慌。正所谓“众人畏果”。从这一角度看,微信语音传播确实有忽略信息接受者的困扰,当然了,这并不是要否认语音消息,只是应该挑选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