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阿姨今年55岁,右手虎口处,有一道2厘米泛白的疤痕。 “年轻时住筒子楼时留下的。起夜上厕所摔了一跤,手磕到洗手池边沿,流了很多血……30多年前的事了。”鲁阿姨有点唏嘘。 那辰光,鲁阿姨和丈夫赵大伯是杭州117医院的双职工,结婚后双双从集体宿舍搬进医院筒子楼,两人分到一间大约10平方米的房子,跟另外14户人家共用卫生间和水房。“从水房往里走才是卫生间,洗手间地面湿滑,容易摔跤”。 洗浴卫是共用的,厨房是自家在走廊上搭的。油烟一起,整个楼层烟雾缭绕。住得如此紧巴,难免“鸡犬之声相闻”。“在家说句话,跟菜的香味一样,能传遍整个楼层,”鲁阿姨苦笑地说,“一层楼的15户人家过成了一个家。” 尽管不方便,但没得选。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鲁阿姨都住在这个筒子楼里。 后来赵大伯转业,1999年,夫妻俩搬进了新单位的福利分房——一套50余平方米的两居室。 福利分房政策停止后,住房逐步走向商品化、社会化。杭州市围绕“住有所居”和“住有宜居”的目标,通过一手抓“商品住房体系”,一手抓“保障住房体系”建设,形成了商品房和保障房“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人们的居住条件虽参差有别,却同时站上了改善提升的跑道。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杭州老小区纷纷迎来“准物业” 市场化下的杭州,老旧小区与新建商品房形成鲜明对比。 鲁阿姨一家居住的福利房,从新变旧,渐渐地,与周边窗明几净、高高林立的商品房形成巨大的反差。没有物业,小区道路失修、环境脏乱差、私搭乱建等现象开始凸显。鲁阿姨从当初的“心满意足”,渐渐变得“心浮气躁”。 老旧社区的这些问题,只有长期管理才能好转。 市房管部门2007年统计,老城区至少还有12.5万户居民居住在没有物业管理的老小区。 据《杭州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市房管部门同步在老旧社区展开“专业物业管理”和“纳入社区管理”,“准物业”被融入老小区改善中。 上城区东平巷社区是杭州典型的老小区,存在楼道狭窄、公共空间缺失等典型问题。 2017年,东平巷社区建立“晴雨管家”模式——社区居民自治,居民自己管理自己,有问题就召开楼道居民民主讨论会共同协商——探索出了一条老小区自治管理的新路子。 钱从哪来?大家集资。 东平巷社区每户居民每年上交50元,作为“楼道自治基金”,开支由所在楼道居民自主协商。这笔钱由专人管理,一人管项目,一人管钱。“以前不少居民把旧家具、杂物堆放在楼道里、晒台上,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引起邻里矛盾。有了‘晴雨管家’准物业管理,这类现象已经杜绝了。” 这样的老小区准物业管理尝试还有不少,为群众自治模式开拓了新思路。杭州的物业管理目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