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俞峥嵘,43岁,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自行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满足市民需求的过程。共享单车的风行也给我们很多思考。未来,我们要尽力而为,让百姓骑行更便捷更舒适,着重在智能化手段运用方面多下功夫。
在位于复兴路上的公共自行车公司信息技术部办公室里见到俞峥嵘,他正在仔细翻看公共自行车后台系统的租用数据。经过4个多月夜以继日的更新与调试,今年国庆前夕,公共自行车的错峰还车、隔夜还车等功能上线,至今新功能运行良好。俞峥嵘说,“小红车9年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满足百姓对便捷舒适的绿色出行需求的过程。这条提升服务的道路没有句号,永远在路上。”
2008年,为了让老百姓逛西湖更方便,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上线,很快就受到了欢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红车”。当时,只有343个服务点、4900辆自行车,整个公司的技术信息工程部的团队也只有四五个人,俞峥嵘就是其中一员。
2009年,公共自行车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游西湖,而是向着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方向转变,并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期。俞峥嵘所在的团队增加到15个人,不仅要负责后台系统调试,还要把控前端工程进度。
到了2011年,公共自行车布局日益完善,服务点位多达2674个,年租用量已经高达8718万人次,“小红车”引领了绿色出行的风潮。但随着租用量的提升,小红车的故障率也在上升。如何让老百姓骑得舒服,成了一个新的难点。俞峥嵘和团队调取了主城区2000多个服务点位的后台数据,发现其中30个租用量非常大的服务点。“我们安排维修工人在这30个点上对每辆公共自行车进行保养,这就相当于将所有的车子都提前进行了养护,大大降低了公共自行车的故障率。”这个方法被称为“驻点维修”保养法,一直沿用至今。
9年的发展,公共自行车已经有了高达11541万人次的年租用量,走在全国前列。但共享单车的风靡,让俞峥嵘和他的小伙伴们看到百姓对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6月,俞峥嵘带领团队推动主城区扫码租车、错峰还车、隔夜还车等功能的实现。
俞峥嵘笑着说,今年6月至9月,为了试验隔夜还车等新功能,经常凌晨一两点,他和开发团队还在服务点位上试验,仿佛又回到了2009年,大家一起为建设点位而奋斗的时期。他说:“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要尽力而为,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