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拱墅区上塘街道城管科,有位名叫吴凯锋的小伙子,模样很书生,但是却被同事们起了个外号——“洋镐治水工”。
背着一把洋镐、骑着一辆电动车,吴凯锋跑遍了上塘街道的13条河道,撬起过1000多个窨井盖,有的窨井盖甚至被重复翻开过10多次。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窨井盖撬过去,一个又一个的排污口找过去,河道边违规排放的污染源被逐一排查出来并封堵。
现在,上塘街道辖区内的河道水质越来越好。“1到3月份数据来看,基本上是在V类或者V类以上。所以,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吴凯锋笑着说。
笨办法也是好办法
上周,记者跟着吴凯锋一起去姚家坝河边巡河。来到河边,吴凯锋第一件事就是翻窨井盖。
自截污纳管之后,附近农居点的生活污水会通过地下管线进入市政管网。要截掉污水,首先要查清楚污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因此撬窨井盖这方法,看起来是费时费力,比较笨,但却是查清污染源的好方法。
“根据管道的走向,水体的颜色,都能判断出是否在排污,所以如果你不打开窨井盖看,光知道河道边上有个排污口,你根本就不知道污水从哪里来,找不到源头,问题也就解决不掉。”吴凯锋说,通过撬开窨井盖,很多污染源就被找出来了。
去年,也是在姚家坝河,有污水排出。吴凯锋花了两天时间,把沿线的30多个窨井盖翻了个遍,终于查出来,是绍兴新村小区里有污水管网错接到雨水管网。社区立刻进行了整改。
还有一次,电厂热水河上漂着油污,吴凯锋和同事一起拿着市政道路图纸,逐一排查沿线窨井,忙到深夜,最终在一家4S店找到了污染源头。“机油漏出,从4S店直接冲到雨水管网里了,我们责令4S店清洗被污染的雨水管网,并在店内实施雨污分流。”
污染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封堵污染源就是截污的有效办法之一。相比于治理前,现在上塘街道的河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