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奶奶说,就这样坐着听听音乐也蛮好。
梅奶奶指着相册笑了:喏,你看,三个媳妇在发疯。
杭州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如何?每天陪伴老人的是什么?
前几天,杭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杭州老年人口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再创新高,达到159.1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55%,比上年增长8.23万人。
昨天,我们来到市中心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以它为样本,看看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为何选在青年路社区? 因为在杭州各区县市中,上城区老年人口占比最高,老龄化最严重,占比达到30.20%。青年路社区离西湖和吴山广场都很近,住着1700多位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0%,60岁以上独居老人达220位,是杭州独居老人最多的社区之一。
独居30年的朱奶奶 除了吃饭睡觉 其他时间找朋友喝下午茶、跳交谊舞
不得空,屋里坐下,时间多,儿子就会带她去西湖边转转,因为朱奶奶儿子是做空调技术方面工作,有时去谈业务,顺便带上她去外面透透气,朱奶奶坐上儿子的车溜达一圈也毛幸福嘞。
属于梅奶奶的陪伴:
儿子一周送两次菜以及和邻居们聊天
梅奶奶,88岁,老家山东,25岁就来杭州了,以前在皮鞋厂、手套加工厂等地方工作过,独居15年。
她住在见仁里一楼,昨天小儿子正好也在,家住丁桥,上班在市中心,所以趁着休息时间,向同事借了一辆电动车,“吭哧吭哧”溜过来,向母亲汇报孙子的近况:“我儿子在澳大利亚工作了,以后我们可能也要移民……”
梅奶奶坐在床上休息,卧室开着暖光灯,打开窗帘,是一扇落地玻璃门,“住住都好,就是孤独了点。”小儿子替妈妈表达了心声。梅奶奶患有心脏病,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儿子们不放心,但她坚持不找保姆也不去儿子家住,就喜欢一个人独居,还开玩笑地说:说走就走不是很好么?——她其实不想成为儿子们的包袱。
房间里最暖心的是摆了很多全家福,梅奶奶穿着婚纱,满脸幸福地坐在儿孙们中间。
她起身从房间里拿出一本照相本,一张张翻给我们看,一一给我们介绍,她有三个儿子,两个重孙子,她最喜欢小孩,在家门口看到小孩最喜欢,她的大媳妇特别宠她,以前,她吃的穿的,样样都是大媳妇在管,大媳妇60岁不到,去年生病走了……小儿子连连安慰道:生病没办法的。
梅奶奶继续翻相册,翻到三个女人的婚纱照时说,喏,你看呐,三个媳妇在发疯。
梅奶奶以前还经常去西湖边做做老年操,现在因为怕冷,再加上心脏不太好,在家里待的时间比较久。菜是老大买了送过来,一周两次,她喜欢吃馒头、地瓜,今年吃了8个南瓜,最讨厌吃米饭。
我问她平常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她说,什么都不做,下午3点下楼,去找老邻居聊天。
给予老人的陪伴
除了社区,还有邻里
居家养老,仍是目前乃至今后我国老年人的普遍养老模式。给予独居老人的陪伴,除了老人的社交朋友圈,子女,还有社区以及邻里。
这几年,杭州市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独居老人的生活,为保障老人的生活,青年路社区负责养老福利工作的社工小张说,针对退休工资低于3000元的老人,社区会为他们申请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涉及买菜、配药、洗衣服、搞卫生、聊天等方方面面,一个月可享受30个小时的钟点工服务。
针对老人不同的需要,社区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老年食堂配送服务。
邻里互助也是青年路社区一个亮点,以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方式互助养老,现在已经结成十多对。
去年5月起,青年路社区在三元里2号办起了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定期开设健身运动、中医养生、健康管理、便民服务、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主题鲜明、适合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朱奶奶,83岁,家住4楼,独居30年了。
一顶粉红毛线帽,红扑扑的脸蛋,气色很好,鼻子上架一副近视眼镜,穿一件黑色短款羽绒服,再配一条大红围巾,干净、整洁,思维敏捷,这是我对朱奶奶的第一印象。
社工小王说,社区邻居节的创始人就是朱奶奶,14年前,朱奶奶在跟邻居们分享一个老南瓜,刚好被社区领导看到感叹老邻居噶好的同时,灵感也来了,接着举办了社区第一届邻居节。
走进朱奶奶家,门口是厨房,两房朝南,中间一个大客厅,通透敞亮,薄荷绿墙壁,淡绿色荷叶画做遮帘,穿衣镜上挂一个笑脸,这些都是朱奶奶的心头所好,她称之为自得其乐。
卧室内她的床靠边,电视在中间,另一边是准备留给子女搭床,不过身体棒棒的朱奶奶还没给过子女机会。
吃饭有桌子,睡觉有床,烧饭有煤气灶,多余的东西一律不要,这也使得50多平米的房子看起来特别清爽。
虽是高龄独居老人,但生活质量一点不差,哪怕一人吃饭,也要好好烧,她,改变了我对独居老人的看法。
朱奶奶退休前是杭州手帕厂的检验员。退休工资3400元,“够用了,够用了,一月用用一千不到,我姐的伢儿结婚,从来不来叫我,怕我包红包过去,但喜糖还是拿给我吃的。我老是劝身边的邻居,现在屋里住住,退休工资拿拿,多少惬意啊,做人要知足。”
对朱奶奶来说,比起窝家里看电视看报纸,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早上7点多,坐8路车到吴山广场跟老友们跳交谊舞,跳大半个钟头,听说追朱奶奶的人很多,蛮有学问的大伯评价朱奶奶四个字:“从一而终”。还经常有人问她要电话,她给一个假电话,“寡妇门前是非多,我不想嫁老公,我怕两个小孩回来,妈没得叫了。”
跳完交谊舞,身体就热乎乎了,还意犹未尽的话,几个朋友再逛逛河坊街,然后才回家烧午饭,即使一人吃,也要吃得好,要是没啥菜蔬,一天都没精神。昨天中午,朱奶奶吃的是肉饼子蒸毛豆、肉汤烧青菜,一荤一素是标配,要是夏天还要开罐啤酒喝喝,弄点光头卤鸭、酥鱼当下酒菜。午饭后,开着电视机,电视好看多看会,不好看呢,在床上眯一会,大冷天,不用电热毯,用充电的暖手宝。下午三点,茶水一杯,茶点自带,和七八个邻居到楼下的居家养老中心喝下午茶,只要朱奶奶往那里一座,几个老人都围上来聊天。聊天一律聊开心事。
比如:你今天吃了什么?用了多少钱?你们儿子(女儿)来了啊?买了点啥给你吃吃?
每天都聊这几个话题,要是谁有烦恼了,也会在下午茶时间讲出来,让大家给分析分析,朱奶奶一般都是承担安慰的角色。每天下午3点开始的聊天会,还定下一个规则:谁有意见就说出来,以理服人就好。
天热的时候,社区给放几张塑料椅子,他们就在室外聊天。
散会后,她还要在小区里左一圈右一圈荡荡儿,然后再回家烧晚饭。晚上看完电视上的新闻,九点半困觉。
她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为一日三餐和晚上。
朱奶奶有一儿一女,每人一周来两三次,儿子回来,从3楼就开始叫妈了,“我脚步声听听像是男的,他一声妈,我就知道他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