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构建“城区10分钟、郊县20分钟”充换电服务圈
(本版图片由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提供)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是环保、清洁的出行方式。然而,受充电设施所限,实际使用上存在不便。对于我省的电动车主来说,最近有个好消息:
我省目前已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187座、分散式充电桩11000余个,在杭州市区3公里内便可找到充电设施。这是记者本周一从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下简称“浙江充电联盟”)在杭召开的成立大会上获知的消息。
新能源交通工具将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主体,并将主宰终端能源消费的可再生替代份额。新能源电动汽车不仅是生产和出行的新技术替代产品,是我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重要砝码,更是实现能源消费革命以及维持社会经济长期稳定运行的主要手段之一。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台税收减免、购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给这一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省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研发领域具有一定基础和较强实力,只要下定决心、集中力量解决电池动力和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等关键问题,就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抢得先机。
据介绍,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基础和保障,是新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
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省份,也是率先建成国内首个跨城际电动汽车快充网络的省份,还是构建“城区10分钟、郊县20分钟”充换电服务圈、实施“电池供给+换充服务+里程计费”商业运营模式、微公交模式试点的示范省份。可以说,我省这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根据《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三五”发展规划》,浙江省到2020年,将新建集中式充换电站800座以上、分散式充电桩21万个以上,具备满足23万辆以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能力;其中,到2020年,新建公共服务领域专用充换电站400座以上,新建用户自用充电桩19.8万个以上,新建各类公用充换电站240座以上、公用充电桩1.2万个以上,新建160座以上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站。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加大规模建设力度、满足适度超前目标的同时,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实现电动汽车充电、使用的智能化。虽然我省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充电基础设施在我省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我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发展和改革任重道远。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搭建政府与企业的公共沟通桥梁,今年上半年,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着手筹建,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组织和实施。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浙江充电联盟成立了。这标志着我省共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又前进了一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启了一个新篇章。
据悉,该联盟是由浙江省内、国内能源供应企业、通信及互联网服务企业、充电运营服务企业、充电设施制造企业、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单位组建而成,是由省能源业联合会组织实施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据统计,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目前已经发展近70余家单位会员。
今后,浙江充电联盟要努力成为协助政府部门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管理的好帮手,进一步拓宽我省充电基础设施管理范畴,完善标准规划体系,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强化建设运营管理。
具体来说,浙江充电联盟将努力促进提升我省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就是要使得我省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依托省内完善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的保障,在省内的城乡和高速公路上先跑起来,让浙江制造的电动汽车先得到浙江市场的认可,然后走向省外和国外。先人一步在浙江市场的竞争中培育形成我省的电动汽车优势品牌,促进提升我省电动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浙江充电联盟要促进提升我省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竞争力,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再加快建设,尽快形成遍布城市、高速公路和主要国省道的充换电网络,以先人一步形成的优势,将我省的充电设施产品、建设和运营模式,通过市场方式输出省外甚至走出国门,从而为在今后巨大的市场空间中获得竞争优势打好基础。最后,浙江充电联盟将促进提升充电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是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充电网络(包括硬件网络和信息平台)、安全可靠的充电终端服务,并建立行业竞赛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形成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体系,由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口碑)来决定企业的命运,从而不断促进提升我省充电服务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