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运河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
很多个清晨,周小腾会被窗外的鸟儿吵醒。
“6点不到就叽叽喳喳,睡不好,我心里却很高兴,环境变好了鸟儿才来啊。有一次下大雨,河里捞出一条10多斤重的包头鱼,把大家乐得哈哈笑。”
周小腾今年59岁,新腾飞蒸菜馆的老板,说起自己的故事,他最自豪的一点是:从未搬过家。
他的家,在拱墅区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两层的小楼,近代典型江南水乡名居:白墙黑瓦、木门木窗。
从南宋起,这里就是南北货物的水陆集散地,到了清代则发展成繁华的商业街和水陆码头,出过酱园、孵坊、茶楼,生意兴隆。
百年匆匆,岁月变迁,这个运河边的家变了,又没有变。
清晨,周小腾推开家门,依然是温润的青石板路,沿着家家户户门前绿色的爬藤和五彩的小花,穿过窄窄的里弄,是一大片商业区,面店、茶馆、休闲吧,熙熙攘攘。空下来走到屋后,河埠头拾级而下,杨柳、绿藤沿着石板往水下垂。仔细看,水清,有虾有鱼。
“不变的是老底子运河人家的习俗。改变的是运河人家的环境与生活,小时候一家7口人,住在27个平方米里。一片棚户区,泥糊的墙,没有厕所,没有自来水。每天父母给一根扁担,就和哥哥轮流去挑水回家。”
周小腾说,因为大量房屋以木结构为主,时间长了,残损严重,再加上各类管网、电力等基础设施缺失,很多年来,这里的居住条件不如人意。
2006年,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保护工作启动, 4万多平方米内,保留、修缮大量历史建筑,拆除了各类违法搭建,增加了地下管网、电力等市政设施。最重要的是,在开放商贸旅游的同时,留下了146户原住居民。
周小腾全家选择“回归”,还把自己经营的饭店开进了小河直街,留在河道密布间,最有杭州味道的生活里。
住在这里,更要守护这里。“这里的人们都爱‘管闲事’,发现河里有垃圾,家里网兜拿出来捞。有游客烟头没灭掉,赶紧过去劝一劝。”
周小腾说,最高兴的是,一天忙下来,回家跟老邻居串串门,打牌、吃饭、喝茶,就像小时候,其乐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