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线。将一根普通的绣线劈成16股,最多可以分出64股,不同的纹饰效果需要用不同粗细的线来绣。
盘金绣。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
赵亦军的写字台上有一盏白炽台灯,每天都要工作超过10个钟头,白光亮得有些刺眼,把他那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工作室照得通亮。
70岁的年纪,坐在绣绷前,赵亦军看上去文弱精瘦,但腰板挺得笔直。他戴起老花眼镜,食指拇指捏着针,一针一扬,柔中带刚。要把细细的线头引进针里,对他来说,一点不困难,只要手指捏着针和线,用他的话说起来,“即使闭着眼睛都能够穿得进去”。
绣绷上是一幅神态慈祥的唐卡佛像,眨眼工夫,头饰旁边的一瓣蓝花在他的飞针走线下绽放。在他手里,一根普通的绣线能被劈成16股,多的时候能劈成64股,手像是绷紧了的弹簧,每一个动作都凝结了数十年功力。
他是目前杭州宫廷绣唯一的传人,很担心这门绣艺传不下去,所以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绣作品。
这些年,除了吃饭睡觉,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动作,赵亦军每天在绣绷前至少要保持十几个小时。
老伴成了他的全职助手,手边的茶凉了换杯热的,搭在绣绷旁边擦手汗的毛巾,一天也得换洗好几回。
“他就是这样,一坐下来就什么也不管了,有时候饭都会忘了吃的,茶么也一口不喝,说怕上厕所浪费时间,你看看多少执著。”嘴里埋怨着,一杯热茶已经递了过去。赵亦军接过茶,看着老伴眯眼笑:“她们(老伴和女儿)啦,最烦我这个了,整天绣。”但就是这么争分夺秒地做,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作品却不大多。他说,大的作品起码要花两三年时间,一幅《大日如来》,他绣了3年,还有一幅绣品叫《观经图》,有532个人物,绣了整整8年时间。
赵亦军做的宫廷绣,始于战国吴越时代,鼎盛于南宋,因其色彩夺目、金碧辉煌的特点,在南宋时期专门为皇室服务。因为“宫廷绣”的行规是“传男不传女”,所以又叫“男工绣”。宫廷绣最重要的表现技法之一是金银绣,金银绣包括了彩线绣和盘金绣。但由于历史变迁,这种原先运用在龙袍官服上的刺绣技法应用面逐步缩小,懂得正宗盘金技法的艺人已经越来越少,濒临失传。作为一个刺绣技法上的绣种,盘金绣起源于唐代,当时的金线是在薄羊皮和纸上贴金,切成细缕钉绣花线而成,称“平金”。刺绣一般是先绣彩线绣,再盘金绣,盘是指在面料表面上盘,在背面是看不见的,而绣则是指上下绣,在背面可以看见。现在会盘金绣这门技艺的,唯有赵亦军一人。制作的时候,需要将金银线固定在绣面上适当的纹样中,使作品达到富丽堂皇的效果。
赵亦军的师傅是“神针”张金发,师父离开前,把自己的“衣钵”都传给了他。但他当年差点就与刺绣擦肩而过。
那是1960年,年仅14岁的赵亦军进了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学校设了石雕、木雕、竹雕以及刺绣四个班,学生按自己的爱好填报志愿。赵亦军喜欢木雕,可第二志愿犯了难,选石雕怕手被砸疼,选竹雕又要背复杂的口诀,想来想去只好选了刺绣。结果学校规定,只要志愿里填了刺绣的,都调配进刺绣班。
不过,班里三十几个同学,后来都陆陆续续半路转行,到现在,只剩赵亦军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从那一刻开始,似乎冥冥中就注定了他与这些七彩丝线割舍不了的情缘,从翩翩少年绣到满头华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