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杭州海关了解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7月9日依法对一名埃塞俄比亚籍犯罪嫌疑人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犯罪嫌疑人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恰特草”俗称“阿拉伯茶”,我国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对这种植物实行管制,今年国内查到的第一例就在杭州萧山机场。所以,该案是全国首起“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也是全国第一起宣判的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件。
恰特草长得像苋菜 长期咀嚼会上瘾
今年1月13日,一名外籍男子乘坐ET688次航班,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抵达杭州。
该男子声称到义乌采购货物,但海关关员却在他携带的黑色背包中查获了用锡纸包裹的三捆可疑植物。经萧山机场海关缉私部门检验确认,这三捆植物就是今年国家明令打击的新型毒品恰特草。
恰特草又称“东非罂粟”,俗称“阿拉伯茶”、“巧茶”,长相有点像苋菜,产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区。
由于恰特草含兴奋化学物质卡西酮,对人体中枢神经具有刺激作用,咀嚼会上瘾,并使人厌食,降低人体免疫力。世界卫生组织将恰特草归类为Ⅱ类软性毒品。2014年,恰特草已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与冰毒、氯胺酮等一同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属于我国毒品打击范围,凡种植、持有、贩卖、走私、服食恰特草均属违法犯罪行为。
持有“恰特草”属犯罪 市民发现要举报
由于恰特草在一些国家并非精神类管制药品,特别是一些西非国家将此视作传统烟草制品,未予限制,在我国新近颁发《2013年版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后,这些国家的民众对此情况不了解,导致这些国家入境人员携带恰特草“闯关”事件屡有发生。
相关媒体报道,黑市上新鲜的恰特草卖500元一斤,晒干的恰特草仅需200元一斤。低廉的价格和难以辨别的外表,使恰特草成为了许多瘾君子的新宠。
我省禁毒部门表示,恰特草属于软性毒品,除了价格便宜得惊人外,其外形更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者青菜。今年国家已将恰特草列入毒品打击范围,凡种植、持有、贩卖、走私、服食恰特草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市民一旦发现请立即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