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痛风发病人群过亿,趋势年轻化 控制饮食,保持体重,多喝碱水 痛风属于代谢综合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富贵病”,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内分泌学科带头人黄琦说道。目前,我国痛风发病人群已超过1亿人,痛风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现在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 “生活条件好了,有些年轻人只喝饮料,不喝白开水,喜欢吃烧烤、火锅,爱喝酒,这些都是痛风的高致病因素。”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因为常喝果糖饮料而导致痛风的案例屡见不鲜。一些成功的商务人士,除了有这些不节制的饮食习惯,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运动,体重超重,体内脂肪和糖代谢紊乱,常常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一起到达临界状态。 黄琦认为,痛风病人首先要控制饮食,控制体重,不能吃的千万不要吃,能吃的也千万不要多吃。“一般来说,BMI指数在30-34,痛风的发病率要比BMI指数正常的人高2到3倍,若BMI大于35,则至少比常人高3倍。” 黄琦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希望大家尽量在没有痛风或有痛风征兆时,注意饮食,保持体重,加强锻炼(但不要剧烈运动,否则会诱发痛风发作),预防痛风。早期有轻微的高尿酸血症,如果治疗及时,效果会很不错。 多喝水,尤其是碱性水,比如苏打水饮料。黄琦指出,这是因为,尿酸是高分子,不一定溶解在水中,但在碱性水中易溶解。至于到底要喝多少水,“没有统一标准”,1000毫升还是2000毫升,需要依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 其次,要加强各项指标的监测,重视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痛风要及时治疗,才能防止疾病进展。“从中医角度看,不少中风病人是湿热体质,痰湿阻滞,中药调理时要对症下药。”此外,浙江省中医院还有一些痛风洗剂、清凉膏等外用药,可以有效缓解痛风病人的关节疼痛。 痛风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的疾病,最直接的病变是关节变形、疼痛、水肿等,久了还会引发并发症。如尿酸在肾脏沉积,导致间质性肾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肾结石、肾衰竭;尿酸沉积在血管壁,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他像挤痘痘一样挤痛风石 挤出豆腐渣一样的白色液体 昨天是“全民关注痛风日”,为提高市民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危害的认识,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前两天分别在下沙院区和湖滨院区举行了痛风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68岁的李奶奶(化名)找到了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带头人宋欣伟教授。 李奶奶伸出双手,给宋欣伟看,只见她双手的指关节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痛风石。李奶奶说,她手上的“石头”已经长了10多年了,有时候痛起来,手像被在撕咬一样,痛彻心骨。 宋欣伟说,痛风一般好发于男性,女性比较少见,李奶奶有痛风家族史,她得痛风可能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宋欣伟接诊过一名60多岁的男性患者,郑大伯(化名),有痛风病史30多年。郑大伯左脚大脚趾长了痛风结石,结石长大后把脚趾的皮肤撑薄了,于是,两三年前,手痒的郑大伯像挤痘痘一样,把痛风石挤破了,伤口处流出像豆腐渣一样的白色液体。挤破后,郑大伯迟迟没有就医,伤口就这样烂在那里,最近引发了局部感染,他才来到医院。 “千万不能挤,结石一旦破了,伤口就不容易长好了。如果不小心弄破,就要马上处理,不然会造成感染。”宋欣伟告诫各位痛风患者。 现在,痛风患者越来越多,宋欣伟总结道,主要原因还是饮食不节制。前几天他还遇到过一位患者,每餐吃饭都要喝几杯黄酒,平素喜欢吃大鱼大肉,这样的习惯差不多有20多年了。患者双手指关节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痛风石,整只手看上去就像是形状怪异的“生姜”,一查尿酸指标,将近700μmol/L ,几乎超标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