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记者 袁华明)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加强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实现融资总量增长、结构改善、成本下降。 记者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获悉,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11.46万亿元,比年初新增8695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82万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4万亿元,比年初新增2904亿元,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7倍,余额、增量、户数均保持全国首位。 我省着力引导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积极扩大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等低成本资金投放,强化金融资金总量保障,重点、优先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进一步恢复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联合省工商联建立服务民营企业五项机制,“一企一策”加大帮扶力度;强化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切实让利民营和小微企业,引导贷款利率继续稳步下降。浙江银保监局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台指导意见、行动方案,推进联合会商帮扶机制,稳定大型企业融资预期;深化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科学匹配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开展“4+1”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感;召开行业大会、加强督导检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将服务重心放到实体经济上来,切实提升服务质效。 针对向民营企业贷款中存在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情况,今年以来我省金融机构根据小微企业实际,纷纷出实招、破难题。浙商银行通过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促进“敢贷”,建立专项资源配置机制确保“能贷”,构建小微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愿贷”。近年来,浙商银行逐步构建起小微企业“易贷、多贷、快贷”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精准滴灌,让金融之水注入民营、小微企业。这几天,义乌阿曼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陶兴全很兴奋,新订单资金难题终于解决了,“不仅整个融资过程很顺利,利率也很优惠。多亏了义乌农商银行‘科创贷’,公司终于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产品创新了,这样的点对点解困真是多多益善。”浙江农信系统始终坚持“支农”“支小”,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综合金融服务。今年以来,浙江农信持续推进全省首创的金融网格化管理,切实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末,浙江农信系统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595.67亿元,较年初增加741.33亿元,增幅达9.43%。 7月24日,湖州市举行了“绿融通”平台上线前业务及操作培训会。“绿融通”是该市为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进金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而搭建的项目资本对接服务平台,旨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浙江,金融机构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大数据”挖掘“小信用”、以“数据跑”替代“客户跑”,融资畅通工程正深入实施。 |